第298章 一木值千金(9 / 11)
。
楠木有很多优点,耐腐,有香味,一遇阴天就泛着香味。承德的那个楠木大殿,叫澹泊敬诚殿,我记得特别清楚,70年代修的时候,那时候修文物还不像现在要求以旧修旧,当时把楠木大殿整个刷成一新的,那柱子都刷成红的。后来让专家去验收,专家一看就火了,说这个大殿以无漆著称,就是不上漆著称,你都刷上漆这算什么?后来又刮,又把那漆刮下来,你现在看,仔细一看那一缝里都是红的,就是当时不懂啊,当时我们对文物也不尊重。
软木的其他品种中,北方比较温润的就是核桃木。核桃木家具也是比较细腻。其他的像什么榆木、榉木,包括南方使用的樟木,还有很多地方树种,你比如江苏有一种叫榨榛木,就那个地区有,出了那个地区就没有,所以一看那个家具就知道是从哪儿来的,地域特点非常强。
中国家具的良材中,还有一个极特殊的现象,有这么一种木头,让我们说就叫废物利用,就是“瘿木“。什么是“瘿“呢?树瘤为瘿,树的病态为瘿。树瘿就是树上长一大瘤,俗称影木,就是花影的影,影子的影,这也有人写成阴木,阴天的阴,不管他写什么都是从那儿来的。瘿木是什么呢?是接近树根的那种地方剖开的产生那种扭曲的花纹,什么木头都有,比如有黄花梨瘿,有紫檀瘿,有楠木瘿,有桦木瘿,我们更多的使用的是桦木的瘿子和楠木的瘿子。
这种木头第一,大。第二就是它多。它取材多,在根部。那么瘿木文人赋予了它很多美丽的名字,比如葡萄瘿,它跟葡萄那么一疙瘩一疙瘩的,就叫葡萄瘿。龟背瘿,像龟背一样的,就是有规则的,龟背瘿;虎皮瘿,像虎皮的花纹一样,还有胡椒瘿,就是很小的,很细碎的,它都是很形象地去说。
瘿木单独拿它来做家具的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它由于木质的纹理的原因非常容易开裂,所以一般情况下它都用在面上,比如,桌子面,案子面,柜子面,都用在面上,作为点缀。这是中国家具化腐朽为神奇的一个特例。
了解中国家具的用材主要是了解中国人的财产观以及中国历史上对材料的认知和今天的认知有什么不同。我们下一讲比较重要,是讲辨伪,讲怎么去识别这个东西的真与伪。
辨伪,按理说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就是对于我们一般人不需要了解,这是一个技术活儿,我们今天不从技术层面上讲,技术层面上讲,我想第一非常枯燥,第二大家没有兴趣,因为我们不是专家,我们不用去学这门本事,我们主要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