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一桶金(4 / 6)
,一把半白的山羊胡,穿着半新不旧的灰色长褂。
她一下楼就看到了人,不紧不慢的坐在了另一侧。才开口道:“鄙人姓鲜,您可以叫我鲜老板。贵人怎么称呼。”
“免贵姓张。”
鲜老板闻言没深究又连珠似的问道:“您是出货还是进货啊?”
凌夏没动,喝了口茶才压低声音道:“出货,我这里有个祖传的物件,成色不错。”
鲜掌柜心里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先过过眼吧。”
做古董生意的,基本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是以吃这口饭的人没别的能耐,但“稳”之一字,都修炼到家了。
凌夏闻言点了点头,就拿出早放在行李箱里的狗头金,用报纸包着,就要要递给鲜掌柜。
鲜掌柜却并不接手,点点桌子,示意凌夏把东西放到桌子上。
凌夏见状一愣,听话的把东西放到了桌子上,慢条斯理的打开了报纸。
鲜掌柜这下才确定了:这人还真是个生瓜蛋子,居然一点规矩都不懂。
但凡玩古董的,都知道,这看东西,就不能往别人手里递。
这就是防着对方使坏忽然松手或者不小心磕着碰着。
古董这玩意儿,虽然价高,但大多数东西都脆的紧。
这要是一不小心给淬了,算谁的呢?
是以谁的东西都由谁开,安置稳当了别人才能出手验看。
鲜掌柜看了看东西,一吃惊:
“嚯,很久没见到这么大的狗头金了。”
说完一咂嘴,又道:
“东西是真不错,但行里人都知道,狗头金这东西它不是足金,杂质多。
但玩这个的,只看成色,不管k数。
所以十六斤,我给您二百五十八万,成了东西就放我这,不成了您就再到别处看看”。
鲜掌柜也懒得说行话,说了这些行外人也听不懂。
反而还要再多费口舌,不如直截了的要价就好。
凌夏知道按现在的金价,十六斤金子最多一百九十六万,自己的狗头金纯度挺高,就算是古董,也就这么个价了,再高就得搞拍卖。
可一来她没门路,二来国内拍卖行价钱虚高,流程多,还可能流拍。
与其这么麻烦,还不如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