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破绽(7 / 12)
“一个是四太子他们总攻不利,宋军为求妥当,必然会反过来全力攻城……而依着常规道理来讲,咱们城池固然厚重坚固,但城墙最矮的地方也高三丈,很难防备砲车轰击,再加上只有一重城墙,一旦哪段城墙被合力轰开,便可能直接破城。”
高庆裔看了看脚下的城墙,又回头去看身后的大名城内里,也是摇头不及:“城太大了不是好事!”
“另外一个。”高景山复又以手指向那个热气球。“就是担忧宋军还有这般突兀、新式的手段了。”
高庆裔依然摇头不止,却不是表达赞同的意思:“都统想多了,眼下的局势是,若是四太子他们不能攻破营垒,咱们挨着常规手段,也该被宋军攻进来了,这时候,宋军便是有什么出奇之法,也是人家自己锦上添花,咱们作为瓮中之人,想这么多做什么?”
高景山明显怔了一下,然后方才重重点了点头。
随即,二人又聊了一阵子,大约就是在城内环挖壕沟,防止宋军地道作战;在一些明显的破绽点后方存些火药与油料,必要时以火药和油料当助燃剂阻拦缺口;当然,也否定了诸如以泼水结冰的方式修补城墙、以作防范的‘献策’,因为城墙的很多部位都已经出现了内部裂口,倒水结冰很可能适得其反,破坏城墙稳定性。
但也就是聊了几件事而已,高景山和高庆裔二人便一起停止了对城防的讨论,因为上午的阳光下,干燥的隆冬时节,之前一直没有参战的王伯龙部率先出现战场东部,并开始隔河列阵,这引起了宋军的紧张,也引得城头上的二高一起蹙眉。
“王伯龙来的太早了。”高景山冷冷出言。“他太想立功了!”
“老王八蛋!”高庆裔更是直白。
且说,宋军围绕着元城,借着两侧河道在夹地上建立了一个周七八十里的超大营垒,其中必然有无数细微破绽的,而且这些破绽早在之前三日的战斗中多少也都被金军给试探出了一些……但是大兵团作战,除了找到那些破绽加以针对性的投入兵力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得考虑一些大而化之的战术选择。
比如说,宋军先修的北面防线,然后是南面防线,所以南面必然不如北面。而东西两面防线修的更晚,而且只能是倚靠着河道与大堤来仓促建立,这就导致两侧防线很又难与南北两面相提并论。
然后因为元城的客观存在,又使得西侧这条十七八里的防线中南段显得更薄弱一些——没办法的,对南段宋军来说,他们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