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权宜之计”(4 / 5)
不是很大,毕竟她只是商人,不具备检验海鲜中有没有抗生素超标残留的能力。”
“这我就放心了,能坐在一起吃饭就是缘分,能不能做朋友放一边,但至少不能变仇人。”
……
与此同时,一列开往南河省的火车上,冯锦辉正站在车厢结合部的吸烟区过烟瘾。
身份证上的照片往往与本人不太像,经过8天的反复甄别,“积案办”和隆华分局刑警大队从去年7月2日至7月11日来深的两万多符合年龄、贯籍等条件的人中,进一步筛选甄别出一百多人。
现在不比当年,社会治安环境变了,不管什么地方的派出所都很忙,警力都很紧张;人口流动性变化更大,光靠“以证管人”已经很难了,所以现在要在“以证管人”的同时“以房管人”。
总而言之,这一百多人要办案民警去实地调查,不可能像以前一样给当地公安局发一份协查函,然后坐在家里等回复。
积案不是现发命案,事有轻重缓急,另外三个探组放下原来的案子,全扑到2011.7.11案上,两人一组,根据所需调查的人员家庭住址分配任务,一组负责调查12人至16人不等。
“积案办”负责一半,剩下的一半由隆华分局刑警大队负责。
冯锦辉深信要找的那个因随地大小便与被害人发生过争执的小年轻就在这一百多人里,并且见着之后非常容易甄别,一个手腕上有烟头的烫伤,一个手臂上有纹身,很明显的一个“忍”字,如果这都辨认不出来那就成笑话了。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能不能找着人,毕竟人口流动太大。
正暗暗祈祷要找的人别跑太远,“积案办”主任高学平端着茶杯走过来,一脸歉意地说:“冯大,对不起,要让您坐几十个小时火车,下了火车还要坐长途汽车……”
上级对“积案办”的经费说是实报实销,但说终究是说的,真要是花多了,上级肯定有看法。
冯锦辉能理解他的难处,回头笑道:“有什么对不起的,有卧铺坐不错了。以前经费多紧张,不管去哪儿办案,全是硬座。规定上写着朝过600公里可以坐卧铺,可财务不认,不管你花多少钱,到财务那儿只按硬座报。”
“去西疆呢?”
“一样,局里没钱,没办法。”
回想起当年,冯锦辉感叹道:“现在条件真好,记得有一年去东北办案,上午查到线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