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书库 全本 搜索 轨迹
与权臣为邻

第37章 第三十七份产业:(4 / 5)

我们和他们有仇,而是他们对大启虎视眈眈。”

    蛮族只是其中之一,还不是其中最强的。

    房朝辞在纸上大略的画了一个简单的舆图出来,先顺时针的给谢介介绍了一下与大启接壤并对大启有企图的“邻居”们:西南有小理,正西有吞蕃诸部,西北有北夏和奴人,北部有蛮人与契国。

    更远的北部大草原上还有养精蓄锐的原族。

    之所以说是六到七个,就是因为原族与大启并不接壤,还有蛮人、契国挡在中间。暂时还没有朝臣把原族视作威胁,顶多把他们看做是一个蛮人或者是契国的合作对象。可房朝辞却笃定那才会是图穷匕见后大启需要打败的最后一个强敌。不过这个暂时可以先放下。

    “事实上,你知道大启有多顽强吗?我们短短几十年间和这些不友善的邻居们发生过的战争摩擦是前朝的数倍,打赢的次数也是前朝的数倍。”

    可整体上来说,大启还是在败退,真不是大启不努力,而是敌人实在是太努力了,也太多了。

    稍一个不注意,就是腹背受敌。

    这些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并不需要合作,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大启就是个天然的靶子,那个抱着金山的孩子。其他少数民族都只会垂涎坐享鱼米的大启,而不是其他和他们一样年年都在打秋风的穷邻居。当然,如果能够顺便趁火打劫的吞并其他民族,他们也是不会客气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大启和谁对抗,另外总会有人要搞偷袭。

    大启和甲打,乙偷袭,丙丁休养生息。等过段时间,又变成了大启和丙打,丁偷袭,甲乙休养生息。

    总而言之,大启始终处在一个被车轮战的状态里,不得休息,劳民又伤财。若不是大启的商业发达,国家有钱,根本支撑不了连年的征战。

    最近的一次战争,就是大启丢了雍畿,而之所以丢,便是因为大启的注意力都放在和其他国的对峙上了,没能注意到才和大启打了一仗的蛮人,竟然还有力量借道而来,长途奔袭,给了世人一个“惊喜”。

    谢介听到这里,终于举手打断了房朝辞:“那我们为什么不借机挑拨契国、北夏,让蛮人后院起火?”

    契国和北夏夹着蛮人,他们仨也互为邻居。

    大家的中心矛盾是谁都想要中国这片土地,西边和北边的少数民族窥觊的也正是大启的北方。如今大启已经损失了北方,那为什么不把北方当做一块吊在邻国面前的肉骨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