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华丽致仕(3 / 4)
接受百姓供养的官吏,必须为了大明的百姓而奋斗,这是做官的基本要求,他枉顾大明子民的利益,就应该受到惩罚。”
……
唐毅前后花了三天时间,同各省的县令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里面有进士出身,心学的门下,也有多年的老吏,没有新政,他们一辈子也当不了县令,还有很多国子监生,经过多年培训历练,成为了一方百里侯。
大家经历各异,出身也很不相同。但是唐毅对每个人都是和蔼可亲,同大家谈论政务,往往一针见血,话不多,却让每一个人拨云见日,获益匪浅。
“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富民,要让百姓有生计,有钱赚儿。每一个县都要发挥优势,寻找产业项目,扩大贸易交流,互通有无。不能光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邻近的区域要整合,要沟通,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三天的会议结束了,数千个县令却获益匪浅,他们和大明的传奇面对面。唐毅的和蔼,唐毅的睿智,让他们大开眼界。
尤其是唐毅秉承一颗公心,实在是让人动容。
以往做事艰难,主要是因为不论做什么,都有一些人在旁边掣肘,拉后腿,添麻烦,当搅屎棍子。
官场规范之后,什么都有了规矩,就能减少内斗,把心力都用到一起。
只要大明自己不乱,就没人能够撼动我们!
毫不夸张地说,唐毅和所有县令畅谈,彻底扫除了新政的障碍,哪怕保皇党再上蹿下跳,也无济于事。
整个大的趋势已经彻底落到了唐毅的手里,万历任何折腾都显得可笑非常。
万历九年,按照唐毅的设想,从上到下,一场声势浩大的京察大计展开,不合格的官吏被撤换,年老昏庸的被淘汰。
任期和年龄,越发成为选用官吏的重要因素,皇帝的权威被完全排除在外。
一转眼,万历十年到了。
唐毅依照自己的约定,请辞首辅大学士,并且辞掉了太师衔,一品大员,变成了普通百姓。
在唐毅的安排之下,内阁完成了改选。
唐毅、曹大章、谭纶、魏学曾、吕调阳、许国六位阁老一起致仕。
申时行晋位建极殿大学士,接替首辅一职,次辅落到了陆光祖的手里,至于保皇党硕果仅存的一位阁老,王家屏仅仅是三辅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