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老仇人(3 / 4)
陆绎作为陆炳的儿子,父子两代执掌锦衣卫,他们知道了太多的秘密,也遭到了太多人嫉恨。
虽然锦衣卫改组十年,但是恨陆家的人还不在少数,陆绎猝死没有引发太多的风浪。可是唐毅心里清楚,其实这是保皇党的报复,他们报复内阁争夺失败,用暗杀的手段铲除对手。
无独有偶,在万历九年的时候,成国公朱时泰也死了,朱应桢接替成国公爵位,只是朱应桢软弱无能,身体又很差,不能担当大任。
天子右弼已经落到了英国公张元德的手里。
这两个人事变动非常不寻常,可整个文官集团的反应堪称迟钝,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京城内卫和天子右弼,其实是管着万历的安全。
唐毅在日,万历的小命就捏在唐毅的手里,可是唐毅离开了,内阁谁也没有这个份量继续掌控万历,故此只有退步,至少让万历感到一些安全,不至于整天活在恐惧之中。
这是文官集团战略性的让步,大家希望万历能够见好就收,不要继续夺权,可是谁也不敢肯定,万历会轻易让步,早晚有一天,双方还是会摊牌的,没有了唐毅主持,文官集团能不能打赢这一场艰苦的战斗,实在是不好说……
当然了,唐毅暂时还不需要管这些事情,他忙碌了多年,总算能够放松下来,出了京城,在通州上船,直奔天津。
这几年的功夫,京城不断向外扩张,通州已经和京城并在了一起,连成一大片。中间修建了轨道马车,每天定时都有挽马拉着大车,往来两地。而最近正在研究将蒸汽机装在车辆上面,有了蒸汽机驱动,整个交通都会大变样。
到时候天津和京城之间的运河多半也就要废弃了,唐毅没准就是最后一班的客人。船只顺风顺水,一路赶到了天津。
当年唐毅做过顺天巡按,主持天津开海,而从那一刻开始,天津就走上了繁荣之路。
在柄国期间,唐毅有意分化京城的功能,把天津定位成北方的经济中心。这十年下来,天津越发繁荣,势不可挡。
天津官银号几次扩充资本,已经几乎和交通行并立,成为北方的金融中心。天津发达之后,又广泛设立学堂,发展教育。在万历二年,由北洋公司出资,在天津兴建北洋大学。
相比东南的诸多学校,北洋大学更加专业系统,而且抛弃了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他们的读书人不再是为了当官,而是真正面向整个社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