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蔚山三原则(10 / 16)
发现你根本分辨不出我们的容貌有什么区别……抱歉,我忘记大出血这个要素了,腐败细菌是随着死后血液的再次流动在全身繁殖和分布的,那么我的尸体腐败会慢一些,轻一些,但是——你说让我很快变得干瘪,这确实是不大可能的。”
蕾蓉兀自侃侃而谈,由于声带的颤动,压在脖子上的刀刃也渐渐将肌肤的创口撕裂,鲜血把刀刃染成红色,但是蕾蓉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痛楚,她缓慢、清晰、精准的讲述活像正是在大学法医系的讲台上授课。一个女人,面对迫在眉睫的死亡,居然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描述自己死后的尸体变化过程,凶手听得都要吐了,受害者却讲得津津有味——当她讲完的那一刻,整个设备室里陷入了冰河期一般的死寂之中。
滴答……
天花板上,不知渗出了一滴水还是一滴血,冰冷地滴进了黄静风的脖领子,刹那间他全身的寒毛都倒竖了起来!
“闭嘴!你他妈的给我闭嘴!”他惊恐地大叫着,挥舞着刀子向后退却,不像是要杀人,倒像是在自卫。
他动摇了。蔚山三原则,果然是有效的!
谢谢你,香茗!蕾蓉用尽力气压抑着内心的激动,神情上依旧水波不兴。
两年前在韩国蔚山市召开的国际刑警年会上,林香茗和蕾蓉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一次午餐中,他们和几位国外同行谈起女性在遭到变态杀人犯劫持后如何自救时,林香茗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列举了世界各国的上百起此类案件的犯罪事实,论述了获救女性的行为方式,归纳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最终得出了三项原则。女性一旦被劫持,要依次做到:扰乱、认同、接纳。扰乱是指不进行反抗行为,不激怒也不迎合罪犯,与此同时,通过与情境差异巨大的言行,干扰罪犯的思维方式,不管他的欲望和目的是什么,最终要让他在困惑中逐渐变得被动,不再想“我要做什么”,而是想“我该怎样应对她做的”,这样就可以牵住罪犯的鼻子,让他短期内不会实施伤害行为。
“接下来的‘认同’才是最困难的。”林香茗说,“由于变态杀人犯都存在人格不健全,那么就要让他相信你和他具有相同的某项罕见特征,同属于被公众不能理解的‘另类’,让他在你身上看到‘镜像化’的自我,这样他就不再当你是他的泄欲工具、玩物或者报复目标,而是一个可以交心的伴侣,对你予以认同——当然这绝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你要完全通过眼睛和感觉对罪犯进行测评,适时发现他的心理短板,并牢牢把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