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抉择(五)(11 / 12)
时,李承乾的神主牌位已立于香案,由内侍奏请神灵附于神主牌上之后,这块牌牌就是已经长眠地宫之内的李承乾的化身了,代替他继续享受着生前所有的尊荣。
神主牌由仪仗侍卫簇拥返回京城,先在城郊设帐暂伫,俨然如往昔皇帝的大驾回銮,百官衰服候于城外,五拜三叩,向神主牌致敬。直到神主牌位归于太庙,并由宗正再至茂陵行礼后,李承乾的丧事才算是”万马齐喑“、尘埃落定。
自那一日返回长安,到处理完李承乾的身后事,杜睿衣不解带,已经整整操劳了十日的时间,好容易等到将李承乾送入茂陵,紧接着又要忙李弘的后事。
李弘生前虽为太子,但是却不曾登基,关于他后事的规格,一时间也难倒了一众大臣。
在历史上,高宗和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去世之后,让高宗悲痛欲绝,这位痛失爱子的父亲,把感情都注入到了李弘的后事中。李弘被追封为帝,谥号”孝敬“,并且以天子之礼安葬。给他建造陵墓由于工期紧,工程量又大,征发的民夫都闹了暴动,跑的一个不剩。
历史上那个李弘的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南依嵩山,北临洛河,东南群山环抱,西北岗峦叠起,山川如画,景色宜人。
据说李弘的陵址是他的母亲武则天亲自选定的,武则天带领众大臣前来看茔地,路途歇息时,在现在的偃师中宫底村下驾随从的大臣问武则天:”太子的灵台封土堆多高?“
武则天随口答道:”这里能看见为止。“
身边大臣低声议论:”这还了得,此处是深沟,就是把陵墓建得再高也看不见“
有个大臣想了个使她金口玉言能够变为现实的办法,为此还专门请了个”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对武则天说:”皇后再向北走5里,遥望太子茔地最为吉利。“
武则天遂又移驾到现在的安滩即偃师安滩村临回宫,大臣们又问武则天:”灵台封土多高?“
武则天说:”不是说过了,这里能看见为止。“
大臣们领到了圣旨用了三省民工,花了三年时间,费了亿万两黄金,恭陵建成。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上所修的恭陵规模是何等的宏大,气势是如何的雄伟据说,当年只是唐恭陵的神道就有50多米宽,好像后世的马路一样,神道两侧立有两列石象生最南端的望柱至北神门外坐狮,总长800余米,恭陵的灵台封土呈长形覆斗状现存东西长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