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燧发枪(5 / 12)
有人发明了一种纸壳定装式枪弹,将弹丸、底火、发射药合为一体,从而为后装枪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35年,普鲁士人德莱赛在军方的支持下发明成功后装式步枪,这种从身管后方装填弹药的枪由身管、枪机、发射机和枪托等组成,发射的就是纸壳定装枪弹。
使用时,射手用枪机从后面将子弹推人枪膛,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即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由于这种枪发射时击针穿破纸弹壳底部打击底火,所以叫针刺发火枪。同时,由于这种后装枪的子弹需要一发一发地装人枪膛,所以也叫”后装单发枪“。
纵观世界火器的发展历史,几乎在每一个时间的节点上,中国人都是站在最前端的,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对人类战争和杀戮的历史影响最大的,不用说,就是火药了。火药的发明、以及它被用于军事领域,是战争史上最重要的革新,在此之前,无论人们怎样挖掘武器的形制和战术潜能,总是没有跳出冷兵器这个圈子,而当火药和制造工艺结合、以枪炮的形态出现之后,人类自远古以来绵延数千年的战争模式就有了彻底的改变。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自然也就最早把火药投入战场。火药武器的出现是在历史上的北宋时期,那种最古老的火药武器,简单来说就是炸弹,以及借助火药推力把箭发射出去的”火箭“。
其后,一直到13世纪末,在中国战场上占主流的火药武器都是炸弹。而作为后世枪炮鼻祖的火器出现在1132年,是以竹筒为管的粗陋的火炮。
一个世纪之后,当蒙古入侵、金朝濒临灭亡的年代,金人发明了”飞火枪“,这种武器紧接着由宋人改进,最著名者就是1259年的”突火枪“,这些最早的火器射程相当之近,只有区区几米,喷射的也只是火焰、铁砂之属,但无论如何,在原理上,这些简陋的武器确为日后数百年间无数火器的祖先。
不过,和一般人的看法相反,因为中国当时制造枪炮身管的材料强度不够,直接影响到火器的威力,因此,身管火器在当时的战场上用得并不多,金人和宋人所用以互相对抗、并抵抗蒙古人的,主要还是各种抛射的炸弹,而这些炸弹也很快被蒙古人学会并在实战中加以运用。
蒙古人的西征,把恐怖和残杀从东亚一直带到西亚,直至地中海岸;但征伐所带来的不仅是鲜血,与此同时,中国的先进技术也被带到了西方。
在欧洲人开始使用火器之前,阿拉伯人就发明了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