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10 / 12)
需要这么细,分为三到五级酒足够用了。
张言硕闻言也是喜不自胜,连忙命人拿出几张纸,毕恭毕敬得向杜睿请教,一边将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对于如何让保证内外枪管的尺寸公差作了很细致的探讨。
张言硕记下了杜睿所说的话,接着又问道:”恩师,这种口径的燧发枪装药量大,铅弹很重,近距离的杀伤力自然巨大,可是射程近,准头不好,怎么能够在野战是对付快速突击的骑兵呢?“
杜睿摇了摇头道:”以目前的制造手段来说,即便是比这种燧发枪更先进的火枪就能应付骑兵突击吗?“
张言硕被杜睿反问的哑口无言,听到杜睿这样说,他甚至都觉得自己做了无用功,既然燧发枪抵挡不了敌方的冲击,造来何用!?
杜睿接着道:”这些火枪根本不可能抵挡住骑兵的冲杀,只需要一个照面就能杀入步兵方阵中近距离厮杀,火器就没有用武之地。步兵只有排列成密集的方阵才能与骑兵抗衡,火枪只是弓箭的替代品而已,能不能在野战时抵挡骑兵,还是要靠步兵的严格训练。“
训练有素的一个编队的火枪手几乎可以横行整个帝国,尤其是当一队火枪手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击溃一队骑兵的时候,给人的震撼很是强烈。说到火枪手击溃骑兵,在清末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多见,最有代表性的是,进入热兵器时代的英法联军2000人逼近北京,僧格林伈率领背负弓箭马刀的蒙古精锐骑兵进行狙击,结果全军覆没,而装备了火枪火炮的英法联军仅仅伤亡一人。
举一个例子,假使骑兵大概两千多人,热兵器大概不到一百人遭遇,而且是在茂密的丛林中,热兵器视野极为不利。骑兵是呈包围之势,冲锋速度惊人,最后结果也将会是功亏一篑,几乎没讨到任何便宜就要仓皇撤退。
杜睿难得来一次军器司,张言硕自然不能让自家老师这便走了,自然是有什么难题都要提出来,现在制造燧发枪,最难的还是在最后的钻膛这道工序上头难度大了很多。
火枪初制时还是粗胚,膛内粗糙不平,这样的火枪,自然不能作战,便需用钻头将枪膛钻大钻光。钻膛技艺较精,如今能够掌握这项技术的人手也有限,钻头与挫刀都是采用上好的堕子钢,堕子钢己经算是当时上等的硬钢,但其实钢性与后世还是相差甚远,用堕子钢钻镝膛,还是很难钻,基本上一个月才能钻光。
而且铳膛钻好后还需用四棱的钢条将枪内舌光刮净,又制作螺丝后门等,所以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