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诸子(9 / 12)
妥当。
迎春所生的十五子杜学言,性子机敏,不过却是文不成武不就,不过却唯独对经商,颇有天分,杜睿也由得他去,让其跟在杜平原的身边,学着经营自家的生意,倒也十分称职。
惜春所生的十六子杜学涵,倒是个不省心的,怕是自小被惜春溺爱,性情最是乖张,虽不曾为大恶,然小过却是不断,杜睿也时常约束,只可惜收效甚微,不过其在乐理上的天分,便是杜睿都自愧不如,小小年纪便整理了汉家乐府残篇,更是让杜睿都觉得汗颜,杜睿也看得出此子不过是性情释然,本质都是不坏,也就由得他去了。
金钏所生的十七子杜学山和玉钏所生的十八子杜学征,性情沉稳,好武事,最好兵法,杜睿时而与这两兄弟论策,分析起昔年他的战例,这两兄弟倒也说得头头是道,尤其难得的是,两兄弟一个善攻,一个善守,相得益彰,久后必成大唐名将。
袭人所生的二十子杜学信,巧儿所生的二十一子杜学智,宝钗所生的二十二子杜学理,黛玉所生的二十三子杜定藩,年纪还小,性情还未定,未来如何,杜睿也不好说。
要说杜睿最为担心的就是武媚娘所生的十九子杜学良了,他小小年纪便受恩旨,继承了杜如晦的莱国公爵位,论起爵位,居然都能和杜睿平起平坐,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性子难免有些娇纵,虽说在兵法上颇具造诣,可是杜睿看得出来,杜学良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可充其量就是个赵括式的人物。
战国之时的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一代名将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
长平之战时,赵王启用赵括,一上任就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
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杜学良就算日后不至于像赵括那么不堪,但却也是个成不了大事的,他待下人苛责,下人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