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终章 仁者天下(11 / 12)
君圣驾!”鸿胪寺官员一声高唱,如此的响亮。
数千名文武贵戚,便齐刷刷的拜倒,齐声道:“恭迎新君!”
赵曙回过神来,目光却在人群中搜寻,最终,他看见了自己要找的那个人,毫不迟疑的朝他伸出了手。
那人只好从人群中走出来,来到赵曙面前大礼参拜,却被他一把扶住,紧紧握住他的手道:“陈爱卿,陪寡人走这一段!”
“为臣不敢……”陈恪不禁苦着脸道。
“这是你应得的!”赵曙不容分说,便拉着他登上御辇。
李宪赶紧摆上踏凳,让新君和陈学士登车。
御辇缓缓向宣德门驶去,群臣山呼海啸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仲方,你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么?”听着这山呼海啸的万岁声,赵曙突然问陈恪道。
“请陛下莫忘昔日凌云之志,早日复我燕云!”陈恪低缓而坚定道。
“矢志不渝!”赵曙一字一句道。
在这声震云霄的山呼声中,多日来的阴云终于散去,朝阳金光万道,照耀着大宋朝,照耀着汴京城,最终汇聚在御辇中的那对君臣身上……
(本书完)
半夜睡不着,爬起来说说吧。
被骂成猪头了,嗯,活该。
估计明早晨还有骂的。
先说说原先的计划吧,这本书,按计划是分上下两部的,在大纲里,上部名叫《问鼎》,下部名叫《天下》。《问鼎》的主体是夺嫡,《天下》的主体是改革。
我承认,当时胃口过大,想写个横跨三十年的故事,但真写起来,发现这样是搞不定的。因为时间跨度太长了,长到主角早早就没有成长空间,而且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除了主角和皇帝之外,几乎没有能贯穿全书的人物。
就是说,上部里的主要人物,和下部里的人物,基本上是两班人马。这样问题就来了,陈恪在上部里,已经是无敌状态了,在下部里如何升级?难道让王i阑萸渲流做他的对手?他们配么?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大家会说,我们要看改革啊,燕云啊,是,这些我能写,而且水平也还行。但是《官居一品》的教训已经告诉我,没有足够的反角,相当的斗争,单单写改革中的各种纠结,没有几个爱看的。
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王安石改革和后面的党争,其实足以承载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