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姚老牛儿(3 / 4)
竹鞭向旁边一个学子抽去,刚才是他怪叫一声,引发哄堂大笑。
狠狠抽了几鞭,姚鼎又回头怒视众学子,“我若再听见有喧哗,今晚谁也别回去了。”
学子们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再敢抬头,姚鼎转身去了隔壁,刚才被抽打的学子恶狠狠地在一张空纸画了一头牛,牛身插了一把血淋淋的长剑。
李延庆打开了他的书包,取出了里面的笔墨纸砚和一本薄薄的《论语》,昨天杨大管家已经替他交了十贯钱,这是他以后五年的课本和学具费用,但十贯钱显然不够,不过既然是官办学堂,不足部分的由县里承担。
小学堂要读五到七年,然后各家看孩子学业情况再考虑前程,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回家务农,家境富裕,又不需要那点劳力的则花钱去县学读书。
如果家境贫寒又学业有成,便可参加县学考试,考了能进县学读书,每天有一升四合米的县例补贴,也算是大宋的廪膳生员了。
当然,宋朝并没有廪膳生员,各州各县财政全部缴,个个穷得叮当响,也没有钱粮补贴生员,只是因为汤阴是产粮大县,多少有一点余粮,加学风浓厚,才可能给贫寒学子一点补助,这种助学之事朝廷也不会反对,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现在还不用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李延庆见走道有一小桶清水,便前用木勺子给砚台里舀了点水,坐下慢慢研墨。
这时,李二写了张纸条丢在他桌,只见面写着,‘当心贵天王的下马威。’
李延庆不禁哑然失笑。
......
午休息时间有大半个时辰,住在镇的学子都各自回家,其余学子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玩耍,不少孩子还带了午吃的点心。
李延庆早专门留了两个馍馍,等午时候填填肚子,此时他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只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啃他的馍馍,李二却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他身后。
李延庆攀墙头,李二也跟着爬来,坐在他身边,从油纸包里取出一块吃剩的烙饼递给李延庆,“吃我的这个,有肉的。”
李延庆不客气接过来啃了两口,居然是小葱羊肉馅,只是略有点咸,估计是用腌肉做的,但还是美味之极,李二见他吃得香,又递给他一块,李延庆却不要了,尝尝鲜便可,吃多了会宠坏自己的胃。
李延庆啃了一口馍馍,又问道:“午怎么不见师父?”
李二撇撇嘴,“老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