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正气歌和漂没(2 / 4)
里回响。诸位大臣刚朗诵完诗,正沉浸在诗所带来的震撼之中。一时忘乎所以。听见皇帝在一个人鼓掌,一群大臣连忙响应,一起鼓起掌来。
一时间,“啪啪啪啪……”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大殿。
杨改革的心情很舒畅。看到明朝的士大夫精英们表演了一回唱诗,觉得很有意思,决定以后长期把这个项目保留下去。
“诸位爱卿,朕以为,常诵此类诗歌,有助于提高人的浩然正气,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人格品德,所以,朕绝定,日后也要常诵此类诗歌。以提高我们君臣的整体素质和修养品德。”
众大臣才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以后要天天诵诗啊!这虽然没有前例,但是似乎也不是坏事,毕竟,诗也是陶冶一个人情操的好东西。反正,这大明朝的皇帝们,一个比一个怪异,有不上朝的皇帝,有当大将军的皇帝,有做木匠的皇帝,出这样的事,也就好理解了,众大臣觉得这皇帝还真是无厘头。
接下来的议事,杨改革就有点头疼了。
第一条,就是关于罢蓟辽督师王之臣的,这个杨改革多少还有点印象,这王之臣可不是啥好东西,罢免了就罢免了,可是,他的继任者,可是袁崇焕啊!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罢免王之臣,几乎没有人出来反对,很顺利通过,让袁崇焕上台来,也有不少人支持,如果皇帝点头,估计也没问题,问题就出在一旦袁崇焕上台,就要如同历史的那般,一要杀毛文龙,二来后金野猪皮估计就要进关了,还有诸如兵变的问题,大概也都出在这一年。多多少少和袁崇焕上台有关系,三就是他那著名的,忽悠皇帝的五年平辽了。
杨改革为这个问题大为头疼,想了想,还是定下决定:“召袁崇焕回京,朕有事要问他。这事就如此吧。下一个议题。”
众位大臣看皇帝一个人坐在宝座上皱着眉头好半天,才下了一个这样的决定,多少有些奇怪。
下一个议题就是关于禁海的,禁漳、泉人贩海,杨改革直接给这奏折画一个大大的红“X”,众大臣看了,也都吸了口凉气,很少见皇帝如此的行为,这奏折可真的是惹到皇帝了,或许皇帝的哪根筋不对。
下一个就是关于军饷的问题了。上报来的是陕西已经几年没发过军饷了。要是再不发,估计这都该造反了。
杨改革头疼得很,自己这才上任多久啊,军饷这个窟窿就要开张了。
头疼归头疼,问道:“诸位爱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