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对儒的解读和批判(7 / 12)
,儒,柔也,术士之称……”徐光启倒是开始讲解起儒字来,从儒的来源到形成,到发展,到独尊儒术到治国安邦,以及儒家的礼乐,仁义,忠恕,中庸,德治,仁政,伦理关系等等……,长长的说了一大气,多是解释儒以及儒家的思想,对皇帝提出来的人需儒倒是没有过多的解读,徐光启也感觉到了,皇帝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今日和他说这些,必定会有大事,他倒是不宜就这些问题和皇帝纠缠不清,还是应该先看看皇帝说什么。
杨改革倒是笑着听的。
“……徐师傅说的这些,朕都知道,徐师傅可知道,朕是如何看儒的么?”杨改革笑着说道。
“回禀陛下,臣不知,还请陛下示下……”徐光启问道。徐光启倒是想知道,皇帝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儒分开就是人需,朕提倡人需儒,可能徐师傅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儒应该是伦理道德,应该是治国安邦的理论依据,应该是天下运行的章程,为何还要把他分开,分成这个不怎么相干的人需二字……”杨改革说道。
徐光启默默地听着,皇帝和他说了这么多东西,虽然东西多的已经让他头昏脑胀了,可他也知道一点,皇帝还有更大的事没说出来,这些都不过是表象而已,自己还得认真打起精神来听。
“……朕对儒以及儒家的看法就是这不过是维护帝王统治的工具罢了……”杨改革说道。
“……”徐光启连忙低下头,甚是惊骇,原本以为这个话题会比较轻松,没想到,这个话题更加的“惊悚”,也不知道是谁教的皇帝,皇帝居然对儒理解的这么透彻。
“……这么说徐师傅可能觉得不理解,或者说,无法赞同,更不好和朕争辩这个问题……”杨改革看着徐光启低下头,又说道。
“回禀陛下,此实在不是为臣者该言语的,还请陛下见谅……”徐光启不得不如此说道,即便他和皇帝的关系不一般,可这个问题,还是不要讨论的好,实在太直白了,即便要说,也要隐晦的提醒,不该这么直刺刺的说出来。
“……无妨,徐师傅是朕的师傅,这个问题说了也没什么的……”杨改革道。
“……”徐光启只能无语了。
“……至于为这么说,朕想,或许古代先贤,或者说,造字的先贤们就已经把儒是什么很好的融入了这个字当中……”杨改革见徐光启没有话说,自己说了起来。
“……臣愿闻陛下高见……”徐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