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磨盘山史事(4 / 7)
上。
“这代表什么?”罗飞发现地图上有一条很粗的实线,这条线先是绕过了磨盘山,然后在一箭峡与通往恐怖谷的路径相会,最后共同经清风口,到达恐怖谷,并继续向东边衍去。
“这就是寨子里那条河道的下游。”白剑恶解释道,“最终是要汇入澜沧江的。”
罗飞思索着点点头:“这么说,恐怖谷从海拔上来说,必祢闳寨是要低的?”
“不错。其实要去恐怖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沿着河道顺流而行。不过那样就饶得太原了,这主要是因为中间隔了一座磨盘山。所以我们首先要往东翻过磨盘山,然后再顺流而下。”
“这么看起来,磨盘山倒像是横亘在恐怖谷前的一道天然屏障呢。”罗飞看着地图,颇有感悟地说了一句。
“厉害,厉害!”岳东北突然拍拍手,冲罗飞伸出了大拇指,“当年李定国正是据磨盘山之险,与吴三桂的追兵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交锋!如果不是小人泄漏了军机,吴三桂只怕就已葬身在磨盘山的草木丛中了。”
“是吗?”罗飞一时也来了兴趣,“请岳先生详细说说。”
岳东北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卖弄学识的机会,他清清嗓子,抑扬顿挫地演说开来:“那是1659年,也就是顺治十六年的二月。李定国率领残军向西南边境一带溃败,吴三桂的清兵步步紧逼。李定国估计清军屡胜之后必然骄兵轻进,决定在磨盘山草木丛中设下埋伏,以泰安伯窦名望为第一道伏兵,广昌侯高文贵为第二道伏兵,武靖侯王国玺为第三道伏兵。部署已定,清军果然骄横,逍遥自在地进入伏击区。正在这一决定胜负之际,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投敌,把李定国设下埋伏的机密报告吴三桂。吴三桂大惊,立刻下令已进入二伏的清军前锋后撤,向路旁草木丛中搜杀伏兵。明兵因为没有得到号令不敢擅自出战,伤亡很大。窦名望迫不得已下令鸣炮出战;二伏、三伏军从也应声鸣炮,冲入敌军,双方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清将固山额真沙里布等被击毙,明将窦名望等也战亡。李定国坐镇山阜之上,听见号炮次序不对,知道情况有变化,派后军增援,才终于把清军击退。”
说罢,他还得意洋洋地看了白剑恶一眼:“怎么样,白寨主,我说的可有什么错误?”
“确实如此,岳先生倒真是学识渊博。”白剑恶显得有些惊讶。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知道磨盘山战役倒不奇怪,但岳东北能把双方的统率将领说得一字不差,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