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城市之光 (1)(6 / 24)
默下来。杨学武抱着肩膀等了一会儿,见他不开口,忍不住问道:“你觉得是他么?”
方木沉思了一会,点了点头。
“我有个疑问。”杨学武指指显示器,一脸无辜的胡老太面对镜头摊开双手,似乎在辩解着什么,“你不觉得这老太太更可恨么,为什么凶手不选择她?”
方木摇摇头:“事情发展到现在,情况已经起了变化。当前公众的焦点在那个判决书上,而不是讹人的老太太。”
不管怎样,被救者反咬一口毕竟只是个案。然而,当代表司法权威的判决书默许了这种讹诈,其负面社会效应就远远超过了讹诈案本身。试想,如果法律都不能匡扶正义,那民众还能指望什么?
此外,从方木对凶手的心理分析来看,他是“不屑于”将妇女和老人当做杀害目标的。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妇和一个代表公权力的法官,显然杀害后者更能满足他的心理需要,也能显示出他超常的犯罪能力。
而且,凶手在网上公开投票帖,也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方木的预测。即,他将不断提高犯罪的公开性和手段的精妙性,进一步扩大犯罪的影响力。他已经把本应私下里进行的报应仪式升级成与网友互动的杀人游戏。他变得越来越狡猾、强大,在他的内心,自我认可和评价的程度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
比如,他将自己命名为“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这部给卓别林带来巨大声誉的电影,在凶手看来,显然有其他的含义。也许在他的想象中,已经把自己当做一缕强光。它刺破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层层阴霾,直抵每一个渴求公平的人的内心深处。
杀戮,即惩罚,即正义。
“你们来看。”正在全神贯注盯着电脑屏幕的小毛突然开口,“妈的,这投票帖传播得太快了。”
方木和杨学武同时扑到电脑前:“什么?”
小毛半是无奈半是恼怒地说道:“我们想到的,市民也想到了。”
在线论坛的首页上,除了那个依旧显眼的投票帖之外,还有几个网友发表的帖子。从内容上来看,已经有网民怀疑这个“城市之光”就是前段时间连杀三名“恶人”的凶手。这些网帖都得到大量点击和回复,甚至不乏赞美、鼓励之词。
方木当即建议,请示上级领导,通知“C市信息港”网站的相关负责人删除投票帖。一来可以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防止煽动民众的暴戾情绪;二来,方木认为“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