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九十三(2 / 4)
明白了吗?”
话说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左右是一家事,那李彪的迟疑仅仅是一瞬,马上又是磕头下去,恭恭敬敬的说道:
“小的明白,在这里也祝大少爷此去旗开得胜!”
李如松满意的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你那个弟弟李狗儿做事很是勤谨,安排到地方上做个守备,或者提拔起来做个千总,这都是够格的。”
“多谢大少爷,多谢大少爷,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那李彪不住的磕头,屋中诸人也都是松了口气的模样,老爷子已经魔怔了,但此处的主帅毕竟是李如松,李如松不愿意出击大家也都是明白的,父亲和大儿子争执不下,其他人实在是难做的很,有这么个圆滑的解决方式,大家也都不用跟着操心了。
春日往往是一年到头,农户最难熬的时节,春季播种还没有开始,冬季的积储又已经消耗完毕。
对于在朝鲜半岛上的倭寇兵马来讲,正月下半开始,对他们来讲也是非常的难熬,李如松曾说,以目前的粮草供应,他们这支兵马离开平壤城三十里恐怕就要断粮,对于倭寇大军来说,情形也是差不多。
平安道和咸镜道南边的黄海道就是属于“出城三十里”的节点上,因为前期的掳掠烧杀太甚,所以平安道和黄海道的军粮供应就地筹措的数量一直是跟不上,需要更南边的粮食补给。
所以第一军团的小西行长部退到黄海道后,黄海道的军粮后勤变得十分窘迫,从京畿道运粮到黄海道,这距离就是个麻烦,何况还加上了小西行长部,现在第一军团连就地筹措都没有了,完全靠后面的供应。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在京畿道汉城大营的倭寇几名大将合议,决定让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的大部分兵马撤到京畿道和江原道来,这样粮食后勤供应就能缓过来很多,尽管黄海道有几个朝鲜境内的大城,可黄海道本身的地形比较狭窄,大军窝在其中回旋的余地实在是太小,撤出来更从容些。
说起来,比平安道还要更靠北的咸镜道,驻扎在那里的第二军团加藤清正部兵力两万三千余,对后勤运粮的需求就少很多。
这个也有原因,因为这加藤清正行军素来迅速,部下的战力也比其他军团要好些,此人还有个“虎加藤”的称号,号称勇猛,一路推进太快,在万历二十年十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大明边境一带。
因为行军太快,烧杀抢掠破坏的时间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