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悲情皇后(5 / 8)
则一旦形成一两个大臣为首,他们就会产生篡位的想法。但一分散后,相互掣肘,对政令的发颁,又形成拖拉扯皮的现象。
怎样才能有一套高效的领导班子,还不会出现权利集中,王画正在思考。当然,千万不要在这个时代说什么民主,共产主义。所以在没有解决之前,他也不打算发兵长安。打到长安了,新皇帝要登基了,政策就在执行。自己都没有想出来,何来的政策。
知道这件事,只有朱仝与莫贺干两人。同样他们也无可奈何,倒是莫贺干说了一句话:“在唐朝很难,如果是在大洋洲,都有办法解决。”
毕竟大洋洲是从无到有,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唐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沉淀,一些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很难改变。
王画又说道:“蛇无头不行,但有二头更加难行。如果是重俊太子,因为才能的原因,能为我掌控。可是换作了世子,因为世子精明强干,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我就是说了,世子未必会听。我能强勉太子,可没有本事强勉世子。再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世子殿下,如果我扶助你,十年之内,你会对我器重,或者还会同意我与小郡主成婚。但过了十年后,你心智更加成熟,大权在握。如果我不离开唐朝,十有八九,会是死路一条。”
到时候连小命都保不住了,况且谈什么政策实施。再说政策本身,就是削弱皇权的。以李隆基的雄才大略,如果大权在握,怎么可能放任自己削弱他的皇权。所以王画再三说,让李隆基去想。如果他自己认识到这个问题,那就好办了。不过这种希望万不足一。
“王大总管,你低估了孤的肚量。”
“肚量?”王画嘲讽地一笑说:“就是你自己会不会相信我会有善终一生的话?前几天我还与朱先生在谈韦嗣立这个人。原先他是什么人?现在是什么人?人啊,是会变的。比如太后扶立庶族,使平民得以进入朝堂。这给了许多平民的机会,给了底层百姓希望。这个做法是很好的。但世子,你有没有发现,越是贪污的官员,他们出身大多数是来自平民出身的官员。这是为什么?虽然他们出身贫寒,使他们知道更多百姓的疾苦,也出了好官,可大多数正因为这个贫困,使他们坠落得却更快。世家子弟为官,使家族更强大,贫富更加不均。可因为他们家庭情况好,不缺经济,反而不容易成为贪官。所以人会变的。”
王画没有将话说死,穷人家孩子早当家,穷苦百姓出身的官员,还是有许多好官的。被誉为中国第一士大夫,是宋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