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杀机(4 / 7)
不过很让她心动。至于吐谷浑有没有被吐蕃人占去,她能管得了吗?不要说是吐谷浑,就是西北二十三州,现在与独立有什么区别?
况且还是吐谷浑人。
如果能将血营牵制,那是最好不过了。而且吐蕃人如果称臣,这变成了内部矛盾,也好象百姓交待。
不过她依然很犯难,就是郭元振能不能招回去。
这个郭元振同样尾大不掉,是一个不听话的家伙。
看着她的脸色,这个吐蕃使者又说道:“太后,是不是认为郭将军有些不听话?”
这句话使韦氏有些恼羞成怒,这不是在打脸吗,那壶不开揭那壶。
可没有办法,不点明了,下面不好谈。吐蕃使者又说道:“还是不难。郭元振是持兵保恩,如果南方望部、金齿部、濮子部、茫部叛乱,侵扰剑南,会有什么样的情况?”
他指的是南方六诏,六诏夹在吐蕃人与唐朝之间,时而倒东,时而向西。不过因为前些年吐蕃强大,多半与吐蕃暧昧不清,有时候也侵扰剑南各边境,甚至与剑南的南方各族勾结起来,时叛时降。不过这些偏远的地方,都不是唐朝的重心,以安抚为主。
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南方六诏渐渐也产生了野心。
对远方边境,韦氏不是很在意的,就是丢失了,也是贫困的地区,说不定还会朝廷减压。
可这句话让韦氏眼睛一亮。
如果这些各部侵扰边境,以吐蕃人的影响力,再支持一下,不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用这条理由,将郭元振调到剑南做大总管,还是能让郭元振明哲保身,也有了借口。
但其中的轻重利害,韦氏也没有能力看清楚,而且她也上过突厥人与吐蕃人的当,因此她要与手下心腹商议。
于是开口说道:“现在先皇入陵,这是首要大事。孤几天后给你答复吧。”
这个吐蕃使者知道韦氏其实在心中默许了七分,很高兴地退下去。
韦氏这几天就在与心腹商议。不过如上官婉儿心中所想,她这些心腹,贪官污吏有之,阿谀奉承有之,但有能力做实事的大臣廖廖无几。
虽然看起来,有许多“好处”,可让突厥人与吐蕃咬了一次,咬怕了,一个个不知如何是好。
此事拖了下去,可是韦氏听到了另一条消息。
李隆基这一次破釜沉舟,在灵州现身了多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