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送(3 / 7)
王画听了这个消息后,写了一封信给大宋,信中说,君子还有成人之美之德,况且我还多少对你帮助过,你让我回长安办婚礼,想想看,能顺利将婚礼办成吗?
大宋没有回信,大约很看不惯现在王画的嚣张。
但是大宋与姚元之为相,两人齐心协力革除李显时的各种弊端,提拨任用忠正贤良之士,贬黜斥退奸邪不肖之徒,公正行赏施罚,行贿说情的不良风气立即消失,各项法度得到整饬。朝风为之一正,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国家又恢复到了贞观永徽时的气氛。
而且两人与毕构一道上书建议:“先朝所任用的斜封官应当全部予以罢黜。”
就是这道建议,一下子罢去了数千名官员的职务。
这可是一次性良好的减压,这几千名官员不说他们贪污受贿,就是每年的薪水国家就要花不少钱。
王画听到后默然不语,手下也有人才,萧亚轩与宋问的稳重,兢兢业业,朱仝的睿智,莫贺干的圆融,可论起治理政务,离这两人都是相差甚远。
但他知道朝堂上最大的隐患出来了。
得到王画成亲的消息,李旦这一回再也忍耐不住,让太平公主再一次将李重茂从龙椅上拎下来,李旦如愿以偿地坐上龙椅。
虽然玄武门政变是李隆基发动的,然而这些年,太平公主与李旦相依相辅,对保全李旦起了重要的贡献。在李隆基发动政变时,她也参与谋划。
后来又是她冒天下之大不韪,多次斥责李重茂,两次将李重茂拎下了龙椅,因此她的功劳不亚于李隆基。
因为有大功,这些年又是尽力扶助,因此李旦很相信太平公主。
加上她处事果决柄敏,富有权变谋略,李旦经常同她商议国家大政。每次入朝奏事时,都要与李旦坐在一起,谈上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她没有上朝,李旦还会派宰相到她家中询问久议不决的事情。
还有一点,李旦自己也睿智,但他这几年为了自保,养成了一个很坏的习惯,喜欢打太极。这一打太极,就象苏味道一样,模棱两可,做臣子行,做皇帝可不行,必须要等他回话呢。
因此,有事务不决时,或者重大的事情时,他就要问一声:“这件事与太平公主商议过没有?”或者问道:“与三郎(李隆基)商议过没有?”
只是两三个月时间,因为李旦的放权,太平公主想做的事,李旦没有一件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的升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