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卷 作品相关 第06章 符咒术概序(接191)(4 / 5)
其元初形式是将桃梗一剖为二,在上面写些祈福禳灾的语句。这种桃符在东汉时期,已经非常浒,家家户户悬挂以驱邪招祥。之所以用桃木做材料,是因为在中代传说中桃木能避鬼。但是由于桃梗做符毕竟困难,于是渐渐地直接将文字写在彩色的五色缯上,因为古人认为五色缯也能辟邪气。再往后则就书于特定的纸上。最初的符,是篆书或隶书的祈福降魔之诩的复文,这一点在较早的道经中还能见到。如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有许多的复文,这便是早期的符。
三、符咒的意义
什么是符咒?所谓符咒,即是道家所用的“符文咒训”的简称“符咒”。若以派别来区分,可简分为两派,一派符仔路,一派是华仔路。一般符篆书大都是符仔路,至于华仔路就很少公开传授,大都私相授受,而且禁忌也比较少。
按《道法会元》书符笔法云:“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气合彼之气,神无形,而形于符。此作而彼应,此惑而彼灵。”又说:“符者,阴阳契合也,唯天下致诚相能用之。精神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符者,神也,神音咒,诅咒而千神明,令加殃也。”
人类存于宇宙间,生、老、病、死在所难免,为了消除灾厄,祈求平安、幸福,逐日以积月累积经验、探索、分析、综合,以至需生玄术哲法(符咒),圣人用以为民消灾解厄,邪者用以欺压良民,妄僻者以为玄术魔力以诱世人。其实符咒之作用,最主要辟邪镇煞,收惊安心,即是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寄托与治疗,让心灵有所寄托,如此才此才能将符咒发挥到最大功能。
四、符咒的流考
符咒法在古代应用很广,道家天师派的始祖张天师可以说是符咒法术的始祖。历史上能这达上乘符咒水平者很多,如姜子牙、鬼谷子、孙膑、张子房、韩信、袁天罡、李淳风、诸葛亮、刘伯温、太乙真人等等。最具代表的署作如《万法归宗》、《风阳府江湖法术总集》、《辰州符咒大全》、《祝由十三科》等等。一般来说,符咒家都以张天师(张道陵)为符咒的始祖,其实不然。
按《龙鱼图》云:“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篆,以制伏蛮尤,黄帝出车决日,蚩尤无道,黄帝讨之,楚西五遣人以符授之,帝悟坛而请,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于坛中,蓄自是始符录。”
按道教所记载,汉末第四代天师再返龙虎山,于祖天师炼丹处建坛,每于三元之日传授法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