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白色线路(3 / 4)
握的基本知识,因为苏军通讯密码的设计模式非常先进完善,越南缅甸等地军方使用的电报通讯,至今仍是以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武装力量保密通讯为基础。无线连通讯班长刘江河肯定也学过,等会儿让他瞧瞧,如果电文没用到极其特殊的加密方式,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一些重要情报。
这时胜香邻将残存的图纸和档案整理在一起,由于内容复杂,仓促间无法仔细辨读,正准备装在背包里带走,不过其中有一份“档案”,却引起了她的警觉,档案记录中显示“罗布泊望远镜”中,一共出现了两次重大事故:其中一件中苏联合考察队二十二名成员全部失踪;另外一件则是在对煤炭森林中部署的“AΦ53型磁石电话机”进行检测之时,有一名苏联顾问和三名中方人员遇难,只有一人经抢救后得以幸存。
司马灰说:“这恐怕也不算什么机密,考察队失踪的情况咱们早就知道了,而煤炭森林结构复杂,塌方的区域很多,出现一些事故在所难免。”
胜香邻说:“可没这么简单……”她指着其中一段记录道:“在煤炭森林中幸存的人是物探工程师田克强。”
司马灰心头一阵耸动:“原来田克强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就以物探技术人员的身份,参加了罗布泊望远镜探测计划。”
胜香邻感到这份档案中,好像透露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情况,可整件事情扑朔迷离,她一时间也难得要领,就将残缺不全的档案和图纸谨慎收起。
二人又在保密舱中继续察看,发现墙壁中的“白色线路”是经管道连接,通往“地底测站”的上层,这倒有些出人意料,上层就是“高功率地下供电机房”和“贮物室”等设施,而再向上就是塌毁的洞道,与外界相连的所有电缆和线路都已被切断,这部白色线路的“AΦ53型磁石电话机”究竟接入了什么区域?
胜香邻思索片刻,对司马灰说:“问题可能出在这座封闭式水泥建筑的高度上,可这里的上中下三层结构并不均衡,中层区域有道通往煤炭森林的铁闸,底层的蓄水槽和天车钢梁,都深陷在矿坑之下。从外部用测距仪观察地底测站的高度,露在煤坑外边的部分大约有二十三米,可中上两层的内部空间,连同水泥厢梁的厚度加起来,也不及这段高度的三分之二。”
司马灰立刻明白了胜香邻的推测:“地底测站的中层与上层之间……还有一层隐蔽的区域,也就是这条白色线路接入的区域。”他在从高处下来的时候,已在半路上见到有处关闭的铁门,位置不上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