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尘埃落定 第四章 天地(9 / 11)
于此时思考什么问题,他反而不清楚了。
因为在方圆百里内的虚空中,至少有十万……甚至更多的“李珣”在做同样的事情。难以计数的“李珣”分布在虚空中的每个角落,随着奔流的罡风和时时爆燃的元气起起伏伏,有的突然大面积蒸发,但又有更多的弥散开来,每个“李珣”都是独立的,他们感应着外界的变化,将周边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心,并由此衍生出种种念头,不一而足。
“李珣”们又是连系在一起的,所有的感应、思维都通过某个无形的网络交织在一起,彼此碰撞,生出夺目的光彩,但更多的还是混乱。
此时的李珣可以说掌握了方圆百里天地间每一寸虚空的变化,但又确确实实一片混沌,偶尔闪过的思维片断告诉他,这比“照镜分身”的经历还要可怕百倍、千倍,可是……照镜分身又是什么?
李珣在千万思维碎片的浊流冲刷下没停,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思维的混乱毫无缓解的迹象,这是来自于心底最深处的本能,却在一波又一波乱流的冲击下,越发清晰的显现出来。
危机感、强烈的危机感,像是浑流中的礁石,透出水面,与乱流相激,生成一圈不容忽视的漩流。浊流围绕着“礁石”打转,支离破碎的思维碎片里首次拥有了共性的东西,而这点“共性”,便是萌芽。
“危机,什么危机?”
有了疑惑,便有了方向。分布在虚空各处的“李珣”们,不自觉地转动脑筋,从摄取的种种信息内寻找间题的答案。可是,由于信息太过庞杂,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李珣”们很难有效地作出排查归纳。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珣”们获得了另一种情绪。只可惜,那是因为长时间的思索而无所得所产生的焦躁感,非但无助于思考,还干扰了先前敏锐的感知,让“李珣”们的状况越发不利。
该怎么做? “李珣”们又有些迷失了。
恰逢其时,又有一种新的感觉浮上来。初时,那只是“李珣”们收集到的无数信息中的一个,但很快,他们便发现这信息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而且是与他们紧密连系在一起的,这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为他们树立起一个明确的坐标。
由模糊的感觉到清晰的认知,也只是一眨眼的事。下一刻,“李珣”们看到了一根羽毛。
那根羽毛不知从哪里来,通体青碧,如玉雕成,仔细看去,还能寻到其上流动的幽蓝光芒,有着超乎寻常的质感,偏又飘飘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