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18 / 21)
至于是这样。便重整旗鼓似的,找些话与李主任说。她那故作的老练,其实也是孩子气的。李主任也不揭穿,一句句地回答。她问他每天看多少公文,还写多少公文,后又想起,那公文都该是秘书写的,他只签个字便可,便问他一天签署多少公文。李主任拿过她的手提包,打开来取出口红,在她手背上打个印,说,这就是他签署的一份重要公文。
第三天,李主任又约王琦瑶吃饭,不过约的是午饭。饭后带她去老凤祥银楼买了一枚戒指,是实践前日的承诺。买完戒指就送她回了家。望了一溜烟而去的汽车,王琦瑶是有点怅悯的。李主任说来就来,说去就去,来去都不由己,只由他的。明知这样,还要去期待什么,且又是没有信心的期待,彻底的被动。以后的几天里,李主任都没有消息,此人就像没有过似的。可那枚嵌宝石戒指却是千真万确,天天在手上的。王琦瑶不是想他,他也不是由人想的,王琦瑶却是被他攫住了,他说怎么就怎么,他说不怎么就不怎么。这些日子里,王琦瑶成天的不出门,程先生也拒绝见的。倒不是有心回避,只是想一个人清净。清净的时候,是有李主任的面影浮起,是模糊的面影,低着头用眼里的余光看过去的。王琦瑶也不是爱他,李主任本不是接受人的爱,他接受人的命运。他将人的命运拿过去,—一给予不同的负责。王琦瑶要的就是这个负责。这几日,家里人待王琦瑶都是有几分小心的,想问又不好问。李主任的汽车牌号在上海滩都是有名的,几次进出弄堂,早已引起议论纷纷。王琦瑶的闭门不出也是为了这个。上海弄堂里的父母都是开明的父母,尤其是像王琦瑶这样的女儿,是由不得也由她,虽没出阁,也是半个客了。每天总是好菜好饭地招待,还得受些气的。做母亲的从早就站到窗口,望那汽车,又是盼又是怕,电话铃也是又盼又怕。全家人都是数着天数度日的,只是谁也不对谁说。王琦瑶有几日赌气想给程先生打电话,可拿起电话又放下了,觉得这气没法赌。赌气这种小孩子家家的事,怎么能拿来去对李主任呢?和李主任赌气,输的一定是自己。王琦瑶晓得自己除了听命,没有任何可做的。于是也就平静下来,是无奈,也是迎接挑战。她除了相信顺其自然,还相信船到桥头自会直,却是要有耐心。这是茫然加茫然的等待。等到等不到是一个茫然,等到的是什么又是一个茫然。可除了等,还能做什么?
李主任又一次出现,是一个月之后。王琦瑶已经心灰意懒,不存此念。李主任让司机来接王琦瑶,司机在楼下客堂等着,王琦瑶在亭子间里匆匆理妆,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