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9 / 11)
却只需要提供书稿,如此本店却只得四,着实划不来。若要做,也是本店得六,姑娘得四。”
“话也不好这么说吧。”牧清寒笑道:“我方主动提供给贵店书稿,贵店自然就省去了四处奔波寻找的风险和成本,又省了回回从别人手里过的劲儿,这一块儿又怎么算呢?”
在场几个人都知道,这本书基本上没有什么赔钱的可能,所以针对的只是利益划分。
不管是杜瑕还是牧清寒,自然都知道对方不可能一口气就同意自己提出的要求,所以才在一开始提出了四六这样明显方便商讨的比重。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茶水都喝干了两壶,双方终于各退一步,最后定为五五开。
李松笑得十分豪爽,丝毫没有看出刚跟人争执过后的不乐和懊恼,紧跟着又问如何交稿。
杜瑕笑道:“如今这四卷掌柜的先做着,这么些图,也够您忙活一阵子了。我们需得先回老家一趟,回来的时候估摸又有一二卷,两边正好接茬,也不耽误卖了。”
听说她以后要搬到开封城,掌柜的自然更加欢喜,这可真是在家门口了。一座城内罢了,便是再远,能远到哪里去?几步路而已,跟他们之前那样漫山遍野的找寻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杜瑕又问起刊刻数量,掌柜的想了下就谨慎地说:“因为是一口气出四卷,便每卷先只出一千本试试吧吧。论理儿一千本也不多,各家分号略一匀也没多少,不过是顾忌小州县不好冒险过去,便先排除在外。再者想必这四卷已有不少人看过了,倒不好弄多了,且先试试水。左右是自家的刻板,什么时候不够卖了,再加印就是。”
说完,他又笑了笑,说:“这灾情也去的差不多了,听说不少地方已经有了湿意,等匪患消除,说不得还得在这数上翻番呢!”
这就是大城市大店气象了。
到底人口众多,需求量大,消费面广,基数自然大。
想他们原先在陈安县,初初起步时也不过才印一百本,就这唯恐卖不了,也就是后来有了固定读者,这才涨到三百本,多的时候几次加印到五百本。
而人家这个上来就一千本了,还觉得肯定不够卖,只要试水,何止云泥之别!
杜瑕不免又想到另一个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因为这家店铺做的时间久了,各方面技术成熟,产量也大,便是成本方面也要比一般店铺低……这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