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6)(8 / 25)
目都有前进。二是策论能够提上去,那她的总名次肯定会更好。
第一次月考策论零分,第二次策论得了个丁。虽能简单答上几句,但若一直考丁,在以后的大考中,策论定会拖后腿。
刘夫子想,徐冉完全有实力竞争堂里前五,其他夫子的课徐冉都能取得好成绩,那他的课也一定可以。
将徐冉留了几次堂,一对一的教学,刘夫子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徐冉的教本知识储备很大,但除了教本外,她压根不看其他的书。问起当下的时事政治,她也一概不知。
刘夫子问:“如今哪里发水哪里大旱,你可知晓?”
徐冉呆滞:“……不知。”
刘夫子:“燕国新君仪与三王京之争,谁优谁劣,你可能窥猜一二?”
徐冉老实回答:“……不能。”
刘夫子手指扣案,是了,徐冉的问题就出在这。
刘夫子问:“每日回家,你可曾同徐相公交流?素日又谈些什么?”
徐冉认真脸:“练字,闲聊。”她爹最喜欢跟她聊朝臣八卦,今儿个谁眼睛肿了肯定是被夫人打的,昨儿个站他前面的齐尚书头发发油,肯定是五六天没洗头了。诸如此类云云。
刘夫子沉吟片刻,交待:“若是方便,今后练字,同徐相公多谈些朝上之事。”她自己没有这个意识去关注政事,从家里人这边入手比较好。
徐冉应下。朝上之事?她爹一回府,一般不怎么谈朝政之事的。
保险起见,这日下学,刘夫子亲自送徐冉回府。
徐冉请刘夫子上轿,刘夫子不肯,她便一起随行,让抬轿子的先行回去。徐娇不知道什么情况,徐冉轻声同她讲,“回去和爹娘说一声,今日夫子将入府。”家访啊,可得慎重。
一路自御街往前,刘夫子指着路边形形色色的小贩道,“如今天下六分,南来北往的六国之人,商贸频繁,周虽强盛,终与其他五国不相上下,并无十分优势。一国若想称霸,必先立经济而后强军事。”
徐冉大致听懂了他的意思,问:“夫子以为如何?”
刘夫子道:“世人以国多盟而取胜,目光只在方寸之地。君子立于世,友多则力广,理由如此。然,六国相争已久,今日之友明日之敌,一切利益使然。何不跳出桎梏,瞻远海之地?”
徐冉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街边的小铺正站了几个宽额高鼻金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