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5 / 7)
是他就不同了,世人都知道四皇子不着调,他送一桶姜山给皇帝,似乎也不应该奇怪才对。
“行了行了,娘知道了。”
淑宁白了儿子一眼,看他又去陪太后,淑宁才把注意力放回到台上看表演,只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的贵妃其实是在走神,亏得她还能把走神表现的高贵,不让人发现她其实根本没有听也没有看。
对于贵妃这种神奇的能力,皇帝和皇后都曾感慨过。他们就无法做到,贵妃却总是能在无聊的时候走神,偏生回过神后总是能让话题继续下去,让大家不至于冷场。
贵妃这几年也学会了置办宴席请众人吃酒,不再像以前那样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样子。
其实大家都误会了,贵妃不是高高在上瞧不起人,而是她怕麻烦,所以才不想搞什么宴会。再说宫中的宴会难道就少了吗?
每次参加完贵妃都心力憔悴,光是听她样打机锋去了,正能来参加宴会的又有几个呢?
所以贵妃为了让自己清静,她干脆后来都不去了,自己每个月弄一次,处是堵上了她们的嘴。
而且贵妃的席面绝对是最好的,也许所用的食材不是什么珍贵的的食材,但在味道上,绝对是大夏皇宫除皇帝和太后外,味道最好的地方了。其实私底下,大家都说贵妃那里的膳食是最好吃的。
也怪不得世人都知道贵妃爱吃,而且也喜欢指挥人弄,就连皇帝听了都很感兴趣,时常来贵妃这里蹭吃蹭喝。
还有太后,她虽不参加这些宴会,但淑宁也请自家的御厨跑一趟全福宫,给太后也整治一桌有八、九份相似的席面。
到不是淑宁小气,不给太后弄一模一样的,而是里面有许多是太后不能碰的,所以就用别的东西做了替换。
好在替换后的席面味道很好,太后吃起来也爽快。
不过这都说远了,回到正题。今年万寿节的重头戏则是在周围那些朝贡的国家上,在所有的皇家国戚和后妃们都送完礼物后,就轮到他们了。
与众人送礼不同,使臣们送来的礼可不止一件两件,所以在报礼单的时候,都是挑最重要的来说。
比如眼前这一尊由整根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两人高的佛像,还有各种用紫檀木雕刻而成的物件,每一样都是价值连城。
就算是在大夏,现在这些木料也不是那么容易找了。
当然这只是他们上贡的一小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