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温府初败落(8 / 9)
红姨娘多年来对他们姐弟不闻不问,他们姐弟与她也不甚亲近,因此红姨娘的为人如何,她也是不知的。
便是她怀疑动手的是太夫人,不是温家大爷,在没有铁证之下,她也不敢说红姨娘说的不是真话。
“那莲心呢?那是太祖母院子里的扫地仆人,她总不会说慌罢?”温余卿再问。
温宥娘并不答,反而说:“余卿,你可知天下之事何为真,何为假?”
温余卿摇头,他不过十一岁,不足十二,这等哲学上的问题还不到领悟之时。
温宥娘道:“要辩别天下事之真假,分三层。第一层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二层为眼见未必为实;第三层方才,耳听为虚,眼见亦为虚,唯心证耳。”
温余卿听得迷糊,一脸不解的看着温宥娘。
温宥娘便仔细为他解释:“就好比今日之事。外面传言父亲谋害母亲,可你并未亲眼见到,因此这件事就有可能不是真的。然后,即便你今日亲自去了三司衙门之外,亲眼见到红姨娘与莲心对父亲指证,亦有可能为假。因为你并不能证明红姨娘与莲心说的都是真的。所以,是真是假,便都要你去想才知道答案。”
可是在温余卿心中,他是相信自己母亲是被父亲谋害的,因为温家大爷从未正眼见过他们姐弟一眼。
但他手里也并无证据,证明温家大爷谋害了他们的母亲。
就如温宥娘所说,耳听不一定为真,可他连见都不曾见过,又如何断定父亲谋害了母亲?
“我明白了,姐姐。”温余卿最后道。
温宥娘带着温余卿继续朝着老夫人的院子里走,并未在意旁边一路上那些丫鬟躲避的眼神与怜悯的目光,“你明白什么了?”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这是温余卿现下唯一能想到的。
温宥娘十分欣慰的点头,“有一点这个意思。”
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便不容易被人所惑;不被人所惑,自不易为人所利用;不轻易为人所利用,便活得更为清醒。
活得清醒,便有了自知之明。有了自知之明,行为处事便有了分寸。有了分寸,便离祸事远矣。
温宥娘不能跟温余卿说她跟他扯了个把子,也只是不希望他因为今日之事为钻了牛角尖,却也是真心想让温余卿活得更欢快一些。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可父母之间的仇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