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7 / 10)
卒,冲锋陷阵,当年若不是英布主动投降,只怕刘远还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能收服他,也就不一定能够觑准时机,战胜项羽了。
这样的对手注定棘手,别说毫无领军作战经验的刘楠,便是许众芳带兵去剿,也不敢立军令状说自己一定能够打赢。
刘远原本是不想让刘楠去的,奈何刘楠再三请缨,他也想以此试试长子的能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刘楠这把剑出鞘之后,是伤人还是自伤,就全看这一次了。
从大军出发到如今已经三个月有余,刘楠断断续续和英布打了几仗,乾军在数量上占了优势,但是在经验上,英布远胜刘楠,幸而刘楠左右还有偏将杜俊辅佐提点,杜俊此人是许众芳提携上来的,打仗也很有一手,有他在,刘远也可稍微放心一点。
除却北方匈奴的威胁,剩下的,就只有身在闽越的赵歇了。
“我准备亲征闽越。”刘远对陶氏如是道。
彼时他正在陶氏的宫室内休息,闭着眼睛,任由陶氏为他揉按着额头。
这也不算泄露军情,因为此事已经在小朝会上议论过了,虽然朝中半数赞成,半数反对,不过这并没有动摇刘远的决定。
赞成的人主要是因为现在朝中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可以出征的将领的,唯一还算有威望的便是北军中尉诸干,但是北军是拱卫皇廷的近卫部队,如果把北军也调走了,那等于京畿地区的安全也没了保障,这时候要是谁再来个谋反之类的,那所能倚赖的就只剩下赵翘的卫尉了,这也就是朝臣反对的原因。
但是刘远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本来就是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再度披上甲胄投身戎马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现在放眼国朝,西南,东南,北方,皆起战火,一处未平,就等于疆土少了一大块,时间拖得越久,只会祸患越大,甚至于成为子孙后代不得安寝的根源,所以即使匈奴一时半会无法打败,英布和赵歇这边,也绝对不能任由他们继续蹦跶——在这一方面,刘远绝对拥有作为一个开国皇帝的雄心气魄。
“朝中人才济济,陛下何必亲身犯险?”陶氏关切道。
刘远摆摆手,“此事已定,勿要多言。”
见他如此坚决,陶氏也就不多嘴再劝了,她想了想,道:“妾听说闽越是南蛮之地,山高险阻,语言不通,只怕士兵到了当地难以适应,陛下不如多带一些医者,以防万一。”
这就是陶氏的能耐了,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