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5 / 6)
还有两个和映桥差不多大的女孩,都没取正经名字,只以王五儿和刘三儿称呼。
年底来烧香的客人很多,映桥一行人非富非贵,除了映桥长得漂亮外,再没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师太和有头脸的姑子都在接待有头脸的贵妇,她们就由一个看起来干瘪瘦弱的寻常尼姑接待了,问了她们要诵什么经,安排了客房,就退下去了。
文嫂的老街坊一个劲儿的说︰“幸好咱们早来了,再过几日,连客房都得住了。文嫂的经要诵七天,来晚了,准排不上了。”
映桥除了出门透风外,另一个打算就是住在尼姑庵里,吃吃素斋,刮刮肚子里的油水,为新年大吃大喝做准备。
但她没想到,素斋这么‘难’吃,中午开饭,费了一番劲才咽下去。可周围的人却吃的很平静,她不禁怀疑是自己味蕾除了问题。
入住的第二天,姑子开始给文嫂故去的丈夫诵经,映桥听的昏昏欲睡。正在她神游飘忽的时候,就见刘三儿从外面跑进来,一脸惊惧的道︰“不好了——出事了——庵里进逃犯了,官府来搜人,叫咱们都去大殿。”
大家都是一惊,姑子停了诵经,也是一脸的无奈和痛心,众人面面相觑,都跟着姑子一并去了前面的大殿。映桥觉得这横生的枝节倒蛮有意思的,比起诵经,看官府搜逃犯更有趣。
可是出了禅房,见到跨刀走来的所谓‘官府人员’,她就呆了。
这哪里是官府的人,这是凌驾官府上面的锦衣卫!
她有不好的预感,如果猜的不错,那个‘逃犯’八成就是她。进了大殿,果见季文烨背手站在点中央,目光扫视着殿内的人。他身旁站着庵里的师太,正跟他说什么,而季文烨似乎根本没在听。
映桥脸一酸,当即便锁紧眉头,咬着唇瞪他,到底想做什么?
季文烨想做什么?当然是来找线索的。她留下的银票,他派人查过了,两张都是书商鲍六存的汇祥银楼。至于这鲍六和云映桥是什么关系,因他回徽州老家去了,派人去查,还没消息。
映桥离开他这件事,越想越蹊跷,她的银子究竟是谁给的?为什么给她?不查清这点,她身边存在这么一个帮她的人,早晚要撺掇她离开。
可映桥自从赎身回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见她和哪个男人亲近过。季文烨就更想不通了,直到知道她来尼姑庵了。有些姑子专做帮人牵线搭桥偷情之 事,藏污纳垢的尼姑庵和尚庙比比皆是,季文烨对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