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6)(20 / 26)
女职工,20-25岁间,相貌清秀或漂亮,身材苗条。她们都是半夜在家中熟睡时遇害,没有强~奸痕迹,尸体被施以暴力残忍殴打对待。死亡时间零散分布在两年间。据受害者身边人的口供,她们在厂里都是积极分子,众星捧月一样。
简瑶看得心情沉重,也看得蹙眉:陈年旧案,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明确证据,薄靳言能帮上忙吗?
薄靳言却已经淡淡开口了:“我给你几条建议:
一、凶手当年为30-35岁;
二、他的职业为邮递员、司机、电工甚至警察等社会化服务工种,服务区域应该靠近当年的几家工厂,你可以查询当年的员工记录,看他服务于各个区域的时间段,是否与死者所在区域吻合,至少也应该接近;
三、他尾随过受害者,并且很可能在实际生活里,以某种相同的方式——譬如参加青年人聚会、譬如直接作为爱慕者追求,与受害者有过近距离接触。这是你需要找出来的。
四、他应该是不起眼的,既不英俊,也算不上丑。平时沉默寡言,但有的时候会易怒、非常情绪化;
五、从对尸体的暴行看,他非常憎恨女人。虽然没有发生性~行为,但我相信他的犯罪本质依然与性有关。他缺少来自父母的关怀,尤其是父亲。
最后,变态到他这个程度的连环杀手,是抑制不住内心的需要的,直至他无法再杀人。所以在两年后突然不再犯案,可能是因为其他事情入狱、患病,抑或是到了其他地方犯案,甚至变换了作案手法。但基于没有其他更鲜明的报道,我认为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定还对这五名死者印象深刻。现在他已经五十多岁,很可能以某种方式,保持与五名死者的联系,这样才能不断回味。譬如独居在公墓附近,譬如定期扫墓,譬如回到案发现场——虽然你说已经拆迁,但他看到的只会是他脑海里的画面。”
——
这位老刑警当晚就走了,他是否能在时隔多年后抓到凶手,也不是马上就能知晓的。只是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各个地方单位,带着成年旧案来找薄靳言。薄靳言大多像这样,做出一些基本的推断。
简瑶有时候会关心他:“这样会不会太累啊?”
薄靳言答:“你做脑筋急转弯会累吗?”
结果五天之后,那名老刑警传来消息——他锁定了一名嫌疑人:52岁,目前在距离公墓几公里外的地方开小卖铺。当年是电力公司职工,父母离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