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3 / 4)
一个庶出的孙子,但心头也有点不爽。
太后又叹道:“哀家瞧着孙子辈都长大了,可如今除了太子家的,其他阿哥们还没给哀家抱重孙子过来……”说着便要落泪。所谓太子家的,还是一个不能见风见日的病秧子,天天人参肉桂吊着,太后想着心里更难过了。
康熙虽然也忧心儿子们的后嗣,但见到太后哀伤,怕凤体违和,忙劝道:“他们都是小孩子家,日子以后长着呢。”
太后抹了抹泪,点头道:“皇帝说的是,正好快过年了,哀家寻思着斋戒三个月,给孙子们祈福。”
康熙吓了一跳,忙阻拦道:“太后可要折煞他们了。”
太后的眼泪又要夺眶而出:“哀家担心啊,怕以后没脸去见太皇太后,也没脸去见世祖爷,还有你额娘,哀家的佟姐姐啊……”
康熙见老太太越说越感伤,忙转变话题,开始跟她聊五阿哥。“儿子听说皇额娘给胤祺指了个侧福晋,宜妃都跟儿子说了,是刘文焕家的二闺女,儿子也觉得很好。”
太后听了,终于收起泪来:“哀家瞧那孩子模样性子都是好的,正适合胤祺。”
康熙笑着称是:“已经让礼部去选日子了,早些办,也给宫里添添喜气。”说罢,心里又想起一事。
胤禛今早请旨要晋府里的李氏为侧福晋,折子上写着一堆“贤良淑雅”、“品性昭慧”、“德行兼备”、“婉约恭谨”好听话儿,再往下,想看点实质内容,却一句没有了。康熙心里有火,胤禛贝勒府里还没有侧福晋,若晋了李氏,她就成为理所当然的第一侧福晋,按规矩,第一侧福晋只在福晋之下,在福晋无法行嫡妻职责时第一侧福晋完全有代行权力,但李氏无功无妊该以何理由晋封?更可恶的是家世也不显,虽说不想让皇子跟大臣们勾连,但是也不能太差了不是?李家原是个商户出身,李文烨后来花了大笔银子捐了个知府,估计户部还是瞧着胤禛的脸面才给办下来的……老四敢情是被女人迷昏头了?
康熙终于把太后哄得欢喜,母子两个又议了议今年过节的事宜,安排哪些歌舞玩意儿等等,康熙便告退回宫。
外头天黑成一片,刮着凄凄冷风,康熙裹着一件紫猞猁皮大衣,也不上轿辇,只扶着李德全慢慢往乾清宫走,前头两个小太监弯腰提两大盏缀着明黄穗子的万寿无疆的透明琉璃大灯笼,戎装侍卫们紧紧跟在后头。
路过永和宫时,康熙本想去德妃处打个转儿,一起商量儿子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