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4)
胤禛请封侧福晋的折子被圈了朱砂批下来,李德全亲自来贝勒府宣读圣旨,胤禛、乌喇那拉氏带着苏凉在大门口磕头谢恩。李德全笑眯眯将圣旨交予胤禛,又道:“恭喜四爷四福晋,也恭喜李侧福晋。太子爷身旁的李佳氏也没有这个体面。”乌喇那拉氏极欣喜,苏凉忙做出相当受宠若惊的样子。
胤禛公事公办的留李德全吃茶。高福儿在旁奉上楠木茶盘,除了青瓷盖碗之外,还放着一枚朱红绣茶花的荷包。李德全并不客气,他只是皇帝身旁的苏拉太监,又不是内阁机密大臣,做人不需要太立崖岸。于是装了银子又吃了半杯茶,最后才道,说万岁爷嘱咐了,先不用进宫谢恩,太后最近身子乏,免得打扰她。反正团年合宴没几天了,到时候一起见了倒便宜。众人忙站起来恭敬应是。
送走李德全,胤禛孤身踱回书房怡性斋,心里没料到皇阿玛竟一言不发的准了折子,又派身旁得脸的大太监过来传旨,而李德全最后说太子庶妃李佳氏的话貌似也有影射。帝心难测,不知是福是祸。
虽是逾矩,但请封李氏确是胤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乌喇那拉氏虽时不时喜欢吃点小醋,但终归大家门第出身,心地极善,平日待人处事也都是温柔体下,恩多威少。她做贤妻良母千好万好,但要整饬后院却不见得合适。宋氏一事便是极好的例子。如今自己羽翼未丰,德妃轻而易举便能安插乌雅氏入府,恐怕也难防他人,因此,府邸后院须得有个伶俐人掌着方能维护清明。
李氏入府一年来,平时闷不吭声,像是息事宁人的性子,谁料到关键时刻也是不肯吃亏的主儿,倒能顶事。虽没去过几趟鲤院,但印象深刻,觉得各处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是有些才干。论资质,她进府的日子在几个妾侍里头算是早的,担当得起侧福晋的位子。不如趁势顺了乌喇那拉氏的心意,允她们一同协理后院。李家不起眼,不会带来什么助力,但同样也不会惹皇上多心。至于李氏以后会不会生了其他心思,日子长了,慢慢再看。
李德全回乾清宫复旨,康熙一边批折子一边听他回话。
事实证明,李德全能够在众太监中脱颖而出成为康熙的倚赖心腹是有原因的。他早把四阿哥府里头的事打听得清清楚楚,从宋氏出事到乌雅氏进府,再到四福晋要求给李氏抬位份,无非是争风吃醋的一套,全须全尾的跟康熙絮叨了一遍。“奴才瞧着,领旨谢恩的时候四福晋果然是最欢喜的。”
康熙自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能耽误,兴趣盎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