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6 / 7)
时是犯了什么糊涂账,竟是这样不听人劝,细想想自己做的事不怪皇阿玛容不下。胤禛与他说了半日,又见了弘皙等侄男,勉励几句。最后才对理亲王妃道,皇贵妃给了一个主意,从今往后就理亲王妃掌着家里的财银,理亲王以后要用银子都要从王妃那里支取。胤礽听了,知道是好意,便不说什么。理亲王妃却是郑重谢了皇上皇贵妃。
因为理亲王府出了事,奴才们不听话显然是内务部办事不力,胤禩也得了训斥,原以为胤禛会给自己免职,没想到只是罚俸六个月,胤禩想着老四这是故意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但是也没得办法,只好继续受着。因为石氏又提过几个格格的亲事,胤礽如今败落了,等闲人就不愿意过来结亲,唯恐将来秋后算账的,所以倒耽误了几个女孩子。苏凉体谅慈母之心,跟胤禛说了。胤禛听了,与皇贵妃合计了一番,又去领了太皇太后的懿旨,便是给侄女们一一指了婚,几个庶出的抚蒙,石氏嫡出的三格格就嫁在京城,虽说是个满族小户,那女婿却是后起之秀。胤禛封了一个和硕格格和两个多罗格格,又派了嫁妆,定了日子,早早给侄女们完婚。理亲王本来是落水狗一样的,但如今事事有了皇帝撑腰,做事又有底气起来,虽然有人说这是胤禛故意收买人心,但是知情人心里也佩服皇上能为废太子做到这种程度,实在是胸有海量。
康熙虽说在宫里,但耳报神却是灵得很。胤礽本来就是他最在意的孩子,到了如今这种地步,老头子常常自省也是有自己的错处。胤禛整顿了理亲王府,康熙详细听了汇报,觉得自己到底是没有选错人,胤禛不是不念旧情的。若真是顺了底下的意思让胤禩做了皇帝,旁的不必说,胤礽的日子必然会艰苦的。如今,理亲王府事事处理的妥帖,问了详情,又知道齐皇贵妃在里头也出了不少力,心里就更满意。想着如今这种情形下李佳氏还能对着石氏叫嫂子,不骄不躁,是个懂事的,担得起母仪天下的差事,也就怪不得儿子非要架空乌喇那拉氏。
老头子心里正赞着老四两口子知事,胤禛又把要暗地处置弘皙的事跟康熙汇报了。先是排了一列的折子,又拿出铁证来,说他勾结外臣有不轨之心,又说将来一旦事发,理亲王府全家必要为他陪葬云云。最后才说弘晖那日中毒的事,因为康熙最清楚此事的首尾,胤禛便是点到为止了。康熙一开始听了胤禛的话,险些气的晕过去,孙子再坏也是孙子,顶多圈起来,处死是什么意思?再听胤禛条条是道的分析了半天,弘皙那孩子心狠手辣,康熙其实也是清楚的,但感情上实在接受不了。胤禛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