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查清(2 / 4)
为金香浓是柳氏介绍过去的,教坊司的人对她也挺客气。而且,被大户人家请去做教习,也是教坊司一众舞姬的一个出路,只要不是有深仇大恨,教坊司大部分时候不愿意为难这些舞姬,所以就松了口。让她跟着严家的人走了。
探子也查到严家,严家的人只说金香浓并没有进府,他们家三少爷曾经受过金姑娘的恩德,早就想要为她赎身,只是当时金姑娘是在刘府,严家根本就攀不上关系,如今金姑娘既然到了教坊司,严公子自是第一时间替她赎身,之后就把卖身契还给了金姑娘,还替她在涯州吴县乔家村买了一套小院子,还给了她五亩良田。
金香浓就在吴县定居。
据说,她到吴县的时候,已经身怀有孕,只说自己是寡妇,丈夫被土匪害死,她不想呆在旧地,这才搬到吴县去。
那时涯州有许多外来的,遭遇兵祸的难民,所以到没多少人怀疑她,金氏便安安稳稳地在吴县住了下来,过了八个月,她就生下一子,起名叫童童。
她人生得比一般老百姓要周正,又识字儿,还做了一手好绣活,再加上五亩地,娘俩的生活到也过得去。
周围的老百姓也怜惜她年轻守寡,带着孩子不好过,能帮衬就帮衬一二,只是很多人都说,这个金氏带她儿子的态度很复杂,不冷不热的,也不缺那孩子吃喝,可好几次,童童跑出去一两天不回家,她竟然不着急。
可要说金氏带她儿子特别不好,到也不是,她儿子到了启蒙的年纪,她甚至还把童童送去私塾读书。
乡下老百姓,想要读书是很不容易的,就算吴县,唯一一所私塾,是吴县的大户关家办的,聘请的先生学识很一般,也就能教教七八岁的孩子,就这个,一年的束脩,还要三十两银子,寻常老百姓哪里拿得出来。金氏的生活也不宽裕,可她省吃俭用,硬让儿子读书。
老百姓们觉得金氏行为古怪,但对童童,却是众口一词地夸赞,说他又聪明,又孝顺,既能读书识字,还帮着家里做活,从他七岁开始,家中里里外外,洗衣做饭,加上下地,就都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了。
那孩子对待长辈特别有礼貌,在村子里人缘极好,比他娘亲的人缘还要好很多,经常有人议论,说金氏能得这么一个好儿子,实在不容易。
一年年过去,童童越长越大,眼看着就要长大成人,金氏也能享清福的时候,没想到,金氏却忽然疯了,整日在村子里乱跑,一边儿跑,一边儿喊有人要杀她,闹得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