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作乐(2 / 3)
晴以为是“手拉手好朋友”,半点不防备。
俞殷尚头顶警铃大作,本打算暂时让晚晴在家待一段时间,适应一下新环境,现在,他觉得应该提前结束适应期,把晚晴提溜去公司学习办事才是正理,因此,在晚晴开学前的第五天,他直接带她空降公司“伴驾左右”。
为了方便办公,俞氏家族和俞家的两家母公司在同一栋大楼内。
俞氏家族的京跃实业是真正的家族事业,主要从事实业方向的经营,比如地产基建、能源、零售、制造等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第二任的董事长俞致忠把公司连根拔起,迁至香港,改革开放以后,才从香港迁回来。
俞氏家族没几个善于经营的人才,董事长的位置是族内子弟能者居之,同辈的俞致忠亡故,老爷子俞致正做了第三任集团主~席,恰好小儿子俞殷尚有经商方面的才能,父子连任,轮到俞殷尚做第四任集团主~席。
俞致正自己创立的事业则稍有不同。
他尽管外面挂着“红色资本家”的名头,实质上,经过56年公私合营,俞家原先的实体工厂被改造,俞致正不再担任直接的经营管理工作,但可以享受高额的股息,他本人另外担任政~府公职,此外,俞家经历过抄家,十年浩~劫过后,几乎是打回原形,从头再来。
经过这些事,俞致正还能重新挣下一份更庞大的家业,原因无它,他碰上了好时候,正逢国家改革开放,急需吸引外资参与国内经济建设,他的中兴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俞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具有强大的政~府背景,同时,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经常暗地里办一些政~府不方便出面的事情。
政~府基于对老爷子俞致正的信任,对他的继任者俞殷尚给予同等优待和特~权。
晚晴是个高中生,当然不能去中兴集团,俞殷尚把她挂靠在俞氏家族的京跃集团那边,给她按了一个实习助理的头衔,名正言顺地带在身边教她办公。
对下面的职业经理人和高管,俞殷尚宣称晚晴是世伯家的继承人,进公司学点东西,他并不交代培养晚晴的真实意图,以防这些人心生轻视不服,进而觉得领导对下面人不信任,毕竟晚晴缺少三历“学历、资历、阅历”。
俞殷尚不急,他有的是时间一步一步来。
俞殷尚那么说,众人却想得歪,个个以为晚晴出身名门,是世家联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