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 / 3)
很清楚。 也知道在没能全民教育铺开,让所有人习惯于相对平等的法治而非人治之前,这种普选制度的推广,是不可能成功的。 到最后,不过是披上一层好看的皮,内里的本质并不会有任何变化。 但他依旧要做。 他需要在这些百姓的心目中,种下一颗种子。 让这些百姓们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存在,让所有人都会因此产生相应的思考。 封建时代的百姓,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思维是受到极大局限的。 因为想的简单,才能逆来顺受,不到真正连活都活不下去的时候,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多余的想法,才能在生产力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当一个真正的顺民,对于所有发生的一切不公和阶级压迫,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符合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 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对于封建时代的统治者来说,百姓如圈养的猪狗,只能使百姓按照统治阶层的意志去做,不能让百姓懂得为什么这样去做。 江凡不想看到这样的世界。 既然现在决定了要带领林家去夺取这个天下,那么林家一旦成功,新的政权就应该有一个新的气象。 尽管这样的做法会很危险,因为百姓多愚,很容易被人影响和煽动。 即便知道的东西多一些,也不可能改变这样的本质。 就算是江凡的那个世界,各种迷惑人心的邪教都非常盛行。 往小了说,那些传销乃至于以营销方式蛊惑人心的保健品和直销,也大行其道。 更早的时候,今天是马化腾生日,转发这条消息到五个群里,qq等级会立刻多一个太阳的骗局,同样不知道多少人真的就信以为真了。 这还是在民智开化、已经差不多要普及全民教育的现代化社会。 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谬事情都此起彼伏的出现。 在异界这样一个教育还是极少数人士才能享受到的特权的世界,给了百姓更多的话语权,无疑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但江凡依旧这样做了,因为随着他在两个世界里的社会地位不断拔高,他发现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也属于理想主义者。 以前总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封建时代的所谓才子名士,吟诗作对也总是忧国忧民,认为但凡王朝更迭,乱世将起,任何事情的发生,百姓总是何其无辜。 可怜悯何用? 吃饱喝足,风花雪月,坐在温暖如春的花楼里,搂着曲意逢迎的姑娘,看着楼外在寒冬下冻死的乞丐,吟上一首诗作,便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哀思? 扯淡! 不过是想要扬名罢了。 所以江凡不想让这些百姓继续无知无辜下去。 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哪怕他们依旧愚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