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4)
尤家的厂房在靠近省城的小村子旁边,当年承包那块地的时候还很便宜,尤爸爸当时资金不足,承包了二十年,现在期限要到了,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尤爸爸带着尤铭走进厂房,厂区的设施很完善,有员工宿舍和食堂,然后就是厂房里的流水线,女工比男工多,因为不是食品加工,所以工人们的穿着没有太大的硬性要求,也不必戴口罩和帽子。
但工厂很干净,也从没偷工减料过,说纯棉就纯棉,说涤纶就涤纶,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工人们都跟尤爸爸打招呼,尤爸爸是工厂唯一的老板——他当初创业的时候被骗过不少次,后来自己办厂子就不愿意跟人合伙了,自己单干,自负盈亏。
尤铭还是头一次来,工人也是头一次见尤铭。
尤爸爸让几个中层管理跟自己到办公室去,给他们介绍了尤铭。
“厂里的事你们以后多跟他说说。”尤爸爸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支软中,笑道,“我儿子身体不太好,你们先把烟拿着,出去再抽。”
几个管理都是一脸愁容,但还是努力挤出笑容来。
厂子现在的亏损他们比谁都清楚,也都是跟着尤爸爸的老人了,对厂子的忠诚心是有的。
再说了,现在这一行本来就不景气,要是厂子倒了,他们还再去找一个跟现在一样的工作,就是难上加难。
人到中年,一点风险都经不起了。
他们比尤爸爸还要急。
尤铭问道:“叔叔们先别走,一起商量一下以后怎么办吧,非洲那边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印度的谈不下来,国内更难做,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几个管理听见尤铭说这话,互相看了一眼,才终于开口说:“要不咱们做仿款高a吧?那个赚钱,我听人说,只要做的跟大牌一样,哪怕不挂牌,都有人买。”
“是啊,咱们质量好,版型正,肯定能挣钱。”
尤爸爸挥手:“不行不行,真做了高a,以后就更难转型了。”
尤铭没想到自己老爸还有这个觉悟,他笑道:“不如问问能不能找到合作。”
几人谈了一下午,定了个初步的概念,这个时候想要自救,就比如寻求别的出路。
资金的注入比什么都重要,只有缓过这口气,才能去想别的东西。
尤铭和尤爸爸回家的时候,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今天是江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