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雄无觅处(3 / 4)
来。 他转头南望,神情专注而沉醉,目光炯炯有神,仿佛透过霜刀风刃,看见了什么极具吸引力的东西一样。 就是那里! 那里有熟悉的气味,不,那味道,或许比自己曾经感受过的更为诱人,那是金戈铁马的味道!那才是自己穿越后,将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和收获。 那里有千年古都洛阳,还有名震天下的西凉铁骑! 此刻,正是初平元年的第二天,年关未过,关东诸侯的檄文便已遍传天下,群雄并起,烽火处处,兵锋直指国贼董卓! 而自己的身份,乃是河内太守王匡之子,后者则是檄文上联名的诸侯之一。 河内郡,地处司隶州,与京师洛阳隔黄河相望,正是两大势力角逐的最前沿! 王羽用力跺了跺脚,冻土硬邦邦的。 身后的军营,就是河内兵马驻兵所在;而在自己对面,大河南岸的某个地方,西凉兵马正屯驻在那里,与河内军隔河对峙。双方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 眼下,作为缓冲和防线的黄河,已经彻底冰封,天堑随时会变成通途。 战事,一触即发! 从刚刚那几个军卒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河内兵的士气并不高。而王羽对此的见解更加透彻,他可以断言,这将是一场注定会以惨败收场的战争。 王匡,何许人也? 即便是王羽这样的三国迷,也仅仅知道,此人在讨董的时候亮过相,跑了个龙套,然后,就消失在了滚滚东逝水之中。 生平如何?不知道;做过什么?不知道;结局如何?仍然一无所知。 没有记载,就只能靠推测。王羽认为,王匡的下场,应该很凄凉。 原因很简单,盟军解散的时候,河内太守已经换成了张杨。从结果反推,再结合目前的局势,很容易做出推论,这一仗,河内军惨败,王匡麾下兵马损失殆尽,连官都丢了。 当然,这些都是发生在没有王羽的历史上,既然他来了,就不会允许悲剧重演。 “比起白手起家来,还是有个班底更好啊。”王羽转头回望。 三国群雄中,真正意义上白手起家的豪杰,几乎一例都没有。就算是公认的草根刘皇叔,也有张飞这个好兄弟散尽家财,帮他组建了第一支部队,进而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 得了前身的记忆后,王羽心知,自己的便宜老爹,也不是纯粹的酱油党。 王家在泰山郡堪称一方豪强。黄巾乱起前,王匡还曾在何进的大将军府任职。其后乱起,受何进之命,王匡回乡招募乡勇,镇压起义,经历堪称不凡。尤其让王匡引以为傲的,是他在十常侍之乱中,与袁绍并肩作战,手刃了中常侍高望。 总而言之,王匡称得上是位名士,手下还有一定的势力,所以他被董卓列入了笼络的名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