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2 / 4)
量,真把他当做公孙瓒对待,或许能少留点血,少打几仗,但几年,或是十几年后会怎样呢?搞不好他会串联起一帮诸侯**中原,搞得天下大乱吧? 王羽没有反驳,也反驳不了,他耐心听了一阵子,见没有更具代表姓的意见了,这才抬抬手,待众人安静下来,他慢悠悠说道:“诸君的意见都没错,不过你们似乎都没理解我的意思,我说的招降,不是给他诸侯的地位,而是将其收归麾下,做为治政之臣。” 一片寂静。 连诸葛亮都愣住了,哑口无言,其他人也都是面面相觑。 这个提议比先前的那个更匪夷所思,不过倒是把众人提出的异议解决了一大半。 青州执行的是军政绝对分离的政策,即便是在战局最紧张的阶段,也没出现田丰或是国渊掌握兵权的局面,反过来也是一样,武将插手内政也是绝无仅有的。若是真让曹**到内政系统任职,风险一下子就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了。 搞定了曹**的好处远不止这些。正如诸葛亮所说,曹**乃是反青州的士族众望所归,他若顽抗到底,或者战死沙场,很可能会鼓舞反青州势力继续战斗下去,可他若是降了,纵然还有顽固分子在,整个反青州的士族阵营也会分崩离析。 当然,以目前的形势而言,这些士族翻不起什么大浪来,铁血肃清也只是多耗费些时间。但若放眼将来,这样做就得不偿失了。 青州的扩张速度一直很快,而即将要进行这场大扩张,更是规模空前。当年打平袁绍,夺取冀南诸郡,人才就紧张过,全靠王羽调整政策,收编了一部分士族才解决问题。而接下来的这场扩张,需要的人才可不是几倍这么简单,青州军眼见着就要全取中原了! 如果能和平解决大部分士族,不使用太激烈的手段,还可以完整的得到那些世家的传承——或是文献,或是技术,又或其他些什么,战争最容易破坏的就是这些东西。 总之,若能招降曹**,肯定是利大于弊就对了。 太史慈嘟囔着说道:“曹**那厮……怕是不会轻易就范吧?” “降不降是他的事,只要咱们把态度亮出来,场面做足,告诉天下人主公有容人之量就足够了。”赵云突然插话道:“当然,该打咱们也得继续打,不能给他用缓兵之计的机会,等到他穷途末路了,何去何从,就没多少选择的余地了。” “原来是这样!”诸葛亮眼睛一亮,显然是被赵云提醒,想起了什么:“主公要消除的只是士族垄断朝堂的种种特权,并非不允许世家存在,但由于过去种种,难免让世人误会……就亮自身而言,当年也曾经误会过主公呢。” 他自嘲一笑,接着说道:“借助这场招降的谈判,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