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中华帝国的商业贸易(2 / 3)
多少。而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奋斗和迅猛发展,如今的工业绝对值,已经赶超了欧洲列强,就更别说综合的财富总量了。
这些财富,实际上,从中华帝国的国内贸易和国外贸易量上来看,便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根据李鸿章、伍崇耀和郭嵩焘三人的分头禀报,冯云山也对自己的家底越发地清楚起来。
国内贸易方面,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的县府级以上的埠际贸易额约达57亿圣元,也就是说,单单从这一点的商税中,按照最低二十抽一的比例,朝廷就获得超过2.85亿圣元的税收,若是有些货物商税更高,那就要更高了。
而且,这还不包括其他那些为数众多的乡镇和偏远县城之间的贸易。毕竟,如今这个时代,尽管帝国的铁路建设和官道公路建设飞速发展,但能通车的毕竟还是县府以上的地区,是少数人口集中的城市,而广大的乡镇和乡野,还是偏远之地,主要依靠的是原本的旧官道乡道或新修的县道马路,因此,为数众多的民众都还没出远门,而只是在自己的家乡附近进行经济活动。他们之间的交易,并没有被商务部统计,也无法统计,但可以大致推测,这部分的交易额必定也不会少。只是有些能收税,有些难以收税而已。
但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如今的中华帝国内部贸易活动频繁,社会繁荣发展。
这数百个行业的数以万计的商家店铺之中,从业人员、资金、营业额都是逐月逐年明显地增长。根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整个中华帝国,如今约有坐商160万户,从业人员1120万人以上,另有游走在各县府乡镇之间的行商400万人以上,而村落之间的原始商贩则完全无法统计了。
整个帝国内部,从事商业谋生的人员和配套民众,预计在2000万人。而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帝国民间的商业资本,已达到34亿圣元之巨。
不过,这些数量看起来规模巨大,人员众多,但实力却还是无法同以前冯云山亲自设立的外贸局下南洋公司、东洋公司、北洋公司等朝廷官办的贸易公司以及后来的二马公司这种巨头相比。如今,这几大巨头商业或者实业公司,总资产已经超50亿圣元。
而中华帝国的对外贸易方面,则更是喜人。冯云山清楚,内部贸易是国家经济的根基,最为重要,但表面上的成效和对于国家财富的积累,却没有外贸来得明显。
按照内阁委员伍崇耀的禀报,中华帝国对外贸易的各类商品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