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草原文化(3 / 4)
放牧的话,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倒不如一匹马和两只狗的工作效率高,畜牧业是必然要取代游牧业的发展的那就需要将整个牧场固定下来,试想一个经常要自出游荡的部落怎么可能总是带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家伙?
要想将整个游牧民族固定在土地上,就必须大范围的建立牧场,并且定点养殖畜牧业,同时配套的产业也需要跟上,比如毛皮的收购等等,但现阶段大宋王朝拥有的北方草原的面积实在是太过巨大了,为了永远消除北方游牧民族对南边农业文明的冲击,这是一个长久要解决的问题。
诺大个中华大地上,如今大宋的国土竟是如此的辽阔!而萧明在使用了一切的办法之后,所获得的人口也是有限的,大宋高宗朝康宁五年的时候,朝廷的户部做了一项全国的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大概是一千七百八十九万户,合着实际人口应该是三千万人左右!
这个数字实际上并没有上哪上整个辽东地区,已经原来的辽境居民,更没有如今的西北几个自治道和大理云南自治道,如果加上萧明这些年吞并的高丽、日本和南洋地区的人口,估计也就五千万人多一些!
当然这个数字只能是估算,毕竟北方翰莽的草原和冰原的不少原始的游牧部落,并没有算在内,再加上原来吐蕃诸羌和藏族人口,怎么算都不都不会超过六千万人,这么广大的土地上六千多万人口实在不算多。
况且在中原地区和江南的人口密集区域内,从事单纯农业生产的人口也在越来越少,在耕地面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耕地人数却在下降,这是萧明一直在考虑的问题,除了打规模进行大型农庄建设看来没有别的办法,这也是促进墨家开始大范围开发农用机械的动机。
可是相对于农业人口来讲,不算工业人口,大宋朝目前最大的一块人口比例属于游牧民族,这些人四处游荡,生产力低下,一遇到灾年就会想蝗虫一般的南下侵扰,实在是中国数千年来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须要彻底了解整个草原的文化,草原游牧和游猎的民族基本上都是比较崇尚自然的,他们期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在几个主要民族对狼的崇拜上可见一斑。
草原狼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他们是平衡草原生态的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个部落过度的发展,大面积放牧之后,地上的草场定然就会退化,这个时候就需要狼来进行调控,他们吃掉那些过度繁衍的牧群使得草场得以保存,从而能使得牧民们能够一直生活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