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道学示威(2 / 4)
经发展成聚众闹事了吗?”
萧明皱着眉对此不禁大摇其头!他当然知道理学在宋代发端,最后被朱熹发养成成为道学历经两宋的道学最后却是在明代才大行其道,使其成为禁锢中国人精神状态的枷锁,最最可恨的就是那句:“存天理灭人欲!”
道学一开始就以儒家学派的正统自居,而儒家学派的思想又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正统思想,所以道学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此一正统,靠一个道学家所拟就的、庄严的圣人系统维持,所以这系统有时候也被称为“道统”
而理学改称道学,是理学从纯学术性的学派,而转变为由意识形态领域,进入到实际的行为,成为一种政治上或社会上的党派。士大夫在理学思想指导下,一面自卫,一面打击异端。在这个庞然而坚固的道学思想指导原则下,寡妇被迫活活饿死,也不许再嫁。音乐、戏剧、绘画,一律成为坏人心术的毒品,逐渐被轻视。
甚至在文化大发展唐宋时代,填词作诗本是极尽风雅之事,可在道学看来,作诗也属于堕落行为,因为不专心便作不好,专心则就没有时间思念道德和忠君爱国的大事了。其他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之类,看一眼都是罪过。只有低贱的人才去从事体力劳动,圣人系统和准圣人系统——道学家,则必须全神灌注道德和道德基础上的“治国”、“平天下”。
人们连走路都要有一定姿态,奔跑和急促的步子,都是轻浮下贱。服从传统权威,崇拜古人古事,崇拜祖先,都是最高贵的善。任何改变和抗拒的念头,都是邪恶,必须在念头一起时就予以无情克制。任何发明创造,更都是专门取悦小人和女人的奇技淫巧。
道学在发展初期应该是北宋最鼎盛的时期,程颢、程颐两人绝没想到经济文化如此繁荣的大宋朝会出现被北方的野蛮的游牧民族灭国的事情,士大夫和学者在对待问题的看法上并不一致,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道学家们最擅长的儒家自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原来这一切都是自作孽啊!岁对于这种为什么自作孽的原有展开了探讨。
道学家认为,人类只有两种:“不是圣贤,便是禽兽。”这跟“君子”、“小人”的二分法同样严厉。圣人是一种凝固剂,主要功能在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维持既定的名分和既定的尊卑,使不作任何改变,以免名分和尊卑紊乱。这种道德法则的精神和形态,被称为“礼教”
礼教的正常运行,是天理、是善。企图予以变革的,是人欲、是恶。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