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黄河决口(3 / 4)
,已经做好了接待的准备,张雷他们一到运城之后就马上安排了住处,张雷哪里有心情去住宿,只是带着人马上便往出事现场去了。
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不久之前,工人们施工的时候,因为遇见了一块巨大的石头,没有办法人工挖掘,便有人提意说用炸药,经过商量后大家认为这个方法是可以的,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这里本来就是河滩湿地,土质疏松,再加上火药的剂量可能太大了一些,在将那石头全部炸碎的同时,也将一处地下水给炸了出来,地下水流动带走了泥沙,浸透了地基,竟然惹得黄河堤坝塌陷,导致黄河水汹涌地往风陵渡奔腾而来。
如今的风陵渡已经成了一片汪洋,张雷他们还隔着很远很远的距离,就已经遇上了维持警戒的士兵,但是士兵很少,那些惊慌失措的人们还是时不时地进入张雷的眼睛,他不得不将自己带来的这些人里面的一大部分派出去一起维持秩序,而张雷则只不过带了一两百个人便继续往事发地点而去了,尽管陪同的人都说前面危险,但是却丝毫改变不了张雷的决心。
在一个小山坡上面,张雷停了下来,倒不是因为他改变了主意,而是在他的前面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前面已经没有路了。
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大体经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称为“禹河故道”。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现行河道,其间1128年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后走现行河道以南,夺淮入海,历史上,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因此,这一次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决口,张雷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在有心人的大肆宣扬下,这却成了张雷惹得苍天震怒的表现。
在一处小小的山头,看着下面的浑浊的黄河水,张雷停了下来,他在思考着,自己应该怎么样做,其实要想黄河以后永远不泛滥决口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不说现在,就算是三四百年后的那些人也不可能有彻底解决的办法,张雷能够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