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天下太平(3 / 4)
多年了,要说真正能够听明白自己来自后世理念二三分的,也就周元直而已,不想竟然如此惨死。于是命人搜集周不疑文稿,打算结集出版。
可是等到文稿集全,是勋先要过来自己读了一遍,不禁背后冷汗涔涔——我靠这小家伙的思路太超前了,思想太愤世嫉俗了,这要是散播出去,他的墓穴都得被唾沫淹没……这不是爱他,反倒是害他。算了,不出版了,暂且先藏入内室,以待后日吧。
等到历阳克复的半个月以后,又有来自西南的捷报传至洛阳。
原来当日甘宁、王平退守江州,被牛金等团团围住,几番欲图突围,终究败残之下,士气已堕,无法奏功。马谡先后两次入城劝说甘宁投降,说你们国家都灭亡啦,你如今是为谁守护这座孤城呢?并且按照是勋和曹仁的吩咐,许下了高官显爵。
关键在于,是勋前世读史,便颇为敬慕甘宁,不忍见其就死,所以跟曹仁求情:“甘兴霸忠勇,蜀中无人可比,若能生致,善莫大焉。”而且牛金反复攻城,死伤颇众,却总被甘宁、王平苦战而退,他逐渐地也不敢强攻了,只是团团围困,等其自灭。
可是马谡入城劝降,甘宁却只是不听,提要求说:“主在,臣唯死耳。今太子(刘封)虽故,嗣君(刘禅)仍生,若得嗣君书来,宁乃可降。”
——要说这称呼也够混乱的,刘封是太子,刘禅倒是皇帝。主要甘宁一直没掺和蜀汉朝廷的内部纷争,也没明确倾向,所以只能按着那俩货曾经达到过的最高地位来称呼。
甘宁守江州,这一守就是四个多月,眼瞧着城中粮秣将尽,兵士们多有叛意,知道再固执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条啦。王平亦婉言相劝,说大势如此,非人力所可挽回也。如今听闻嗣君已经被赵子龙保着逃到永昌去了,相隔数千里,就算能够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不知道得到猴年马月,则咱们再守江州,于国无益,只是平白地损伤人命,那又何苦来哉?
正赶在这个时候,马幼常又三顾而来。甘宁仍然难下决断,恨声道:“吾受先主厚恩,耻食魏粟!”马谡说既然如此,我给将军你指一条明路吧——
“将军不愿受禄,乃可从谡白衣归洛,以全一城性命。今吾魏于东海建舟师,东循三韩、倭国,南下林邑、扶南,汪洋之中,自有无穷岛屿,中国人所未尝涉足者也。闻将军少年时纵横江上,为能行舟者也,可授大舟一二,放将军远去,乃可生而不食魏粟。”
要说这还是是勋的主意,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