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前往美国本土的路(上)(10 / 11)
”接合部的盟军环形阵地,由西向东前进。
对盟军进行两面夹击的主要目的是摧毁其永备发射点和掩体。正常来说,由坦克和火炮来完成这项危险的任务最为有利,可是,通常都是派步兵使用火焰喷射器和梯恩梯炸药包来完成的。因为到岛屿上,特别是环礁岛屿,坦克并是每个地方都能够尽退自如的。
自11月22日夜至23日拂晓,被压到该岛东部狭长地带的盟军先后发起3次反击。
由于这几次反击,盟军受到很大伤亡,中华海军陆战队便能在23日迅速突破盟军的阵地,进至该岛的东端。
在此之前,“1摊。”和“2滩”之间的盟军抗登陆阵地,由于遭到中华军队从几个方向实施的合击(其中包括从正面进行的步、炮、坦克协同进攻),已被打垮。
23日下午,登陆指挥部宣布盟军有组织的抵抗已告结束时,盟军实际上已被全歼。
盟军中仅有1名军官和16名士兵投降,另有100多名朝鲜劳工当了俘虏。参加塔拉瓦登陆作战的中华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约为18300人,共伤亡2000余人,其中仅战死或负伤后死亡的就有500多人。他们当中,有过半都是在登陆时候阵亡。
速战速决的吉尔伯特群岛登陆战役,在人员方面损失较多。当时,吉尔伯特群岛登陆作战的任务是集中在几天之内完成的,所以付出的代价较大。然而,却为下一步控制辽阔的海域创造了一种新的作战样式。
在吉尔伯特群岛速战速决所造成的损失,比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苦战3个月所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可是,这两次战役所取得的胜利却彼此相当。
两次战役所夺取的基地,均可用来保护当前的和未来的海上交通线,并为下一战役提供了必要的机场,便于对作战目标进行照相侦察和轰炸。
中华军队占领了吉尔伯待群岛,就消除了盟军对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海上交通线的威胁,并为即将开始的马绍尔群岛登陆战役提供了一个实施空中支援的重要基地。
同样重要的是,在吉尔伯特群岛,尤其是在塔拉瓦登陆作战中,中华军队在战术方面得到一个教训。他们明确认识到,象贝提奥岛这样设防坚固的要地,仅仅进行几个小时的航空和舰炮火力准备是不足以将其摧毁的。
每次轰炸或炮击,都要在硝烟消散后查明破坏程度,根据实际效果,再进行较长时间的精确轰炸和经过精密校正的射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