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日美联合舰队覆灭(下)(7 / 11)
果,完全证实和加强了这种看法。
但是,顽固派却仍贬低飞机在战斗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取得这些最初的胜利纯属侥幸。他们硬说,航空母舰的根本性质就是太经不起攻击了,岸基航空兵航程有限,在广阔太平洋上不能起重要作用,所以,海上战争的最后胜负仍然跟以往一样要靠战列舰。
这些鼓吹者们相信,现代战列舰的火力足以使它能防卫自己对付敌机的空袭。
在天平的另一头是那些鼓吹航空兵万能论者说,他们把最初取得的空中战果,作为单靠飞机和航空母舰就能打赢战斗和战争的证明。这种观点也是很糟糕的,因为它完全不考虑战列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来应起的作用。
结果是,飞行人员普遍认为战列舰部队完全无用,并引为笑料,把战列舰部队讥为“柱岛舰队”。
海军航空兵确实已取代了战列舰的地位,成了决定性的海上打击力量。
战争的最初两天之内,盟军海军的舰载和岸基飞机分别在菲律宾歼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兵力和在马来亚海上歼灭了英国远东舰队的战列舰兵力,这些都有说服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日本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胜利,使美国吃了亏,但后者却从早期的痛苦经验中吸取了教训,整顿了它的部队,改变了它旧有的东西,同时发展了它所没有的东西,以赢得太平洋战争。
中华海军对战列舰的使用,就是一个很生动的范例。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取得突出的重要地位,并不等于说拥有强大火炮的中华战列舰就无所作为了,只能模模糊糊地盼望着能人模大样地打一仗。
相反,在进攻盟军岛屿之前,中华战列舰巧妙地炮击了盟军的前哨岛屿据点,它们打得很猛,这是岛上的盟军守军中任何仍然活着的人都能证实的。
中华海军还很好地使用战列舰来掩护航空母舰部队。这些战列舰领导的编队,其强大对空火网有效地阻止了盟军飞机接近和攻击中华航空母舰。
盟军海军首脑并非不了解海洋战争中悄然发生的变化,但他们似乎不愿面对现实。
例如,两年前,日本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大西泷次郎海军少将从南线调回东京,在途中曾向联合舰队司令部报告在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作战的情况。他着重谈到了在和敌人交战中偏重面有了变化,说明水面炮战比之空战和空对海的作战,退居次要地位。
大西的意见遭到了冷遇。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