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抵抗意志(3 / 8)
降岂不是毁灭大和魂和国体吗?因此,不服从天皇实现和平的决定是完全正当的,何况这个决定又是错误的,是听了错误意见后所作的判断。事实上,正是对天皇的真正忠诚才必须暂时不服从天皇。
……
由于和平在即,希特勒在离别之际试图说服陈绍停止所有对日海空行动,作为人道主义的姿态。陈绍不听。他说,应保持压力,这样日本人才不敢再要求让步。但他也答应暂时停止使用原子弹,除非东京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
在济州岛还准备好了两颗原子弹,投弹日期初步定在五月十三日和五月十六日。
在受到日本电台消息后,汉京电台也用短波向东方广播,其目的是要在日本一般民众身上产生宣传效果。
五月十一日午夜刚过,曾秘密播发日本对汉京宣言的回答的同盟社的长谷川才次,从一个监听台获悉中华的反建议,他通知外务省,并给他的密友迫水打了个电话。睡眼惺忪的内阁书记官长焦急地想知道它说些什么。
“我们还没有全文。”长谷川回各说,“但看来不会太好。”
迫水不耐烦地等了两个小时才收到英文本的全文:
“我们收到日本政府接受汉京宣言的条件的电报,但电报内称了解到上述宣言并不包含任何损害裕仁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权的要求。对此,我们的立场是:从投降时刻起,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将隶属于中华帝国最高统帅部,该司令将采取他认为贯彻投降条款应有的步骤。
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签署实现汉京宣言的规定所必需的投降条款:并命令日本陆、海、空三军当局及其所控制的一切力量,不论在何处,均停止行动,放下武器,以及发布最高司令为使投降条款付诸实施需要发布的命令。
投降后,日本政府必须立即把战俘及被拘留的非军事人员运到指定的安全地点,以便能迅速登上中华的船只。
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特根据汉京宣言按日本人民自由表达之愿望建立。
中华武装部队将在日本驻扎到汉京宣言中所定的目标实现为止。”
这倒不象长谷川所说的那样消极。中华并没有断然拒绝日本关于保留天皇的要求,但天皇的最终命运如何却也没有表示,这样将使主战派有理由拒绝全部建议。外务次官松本穿街走巷找到了迫水。松本读完这个照会,脸立刻阴沉下来。
在御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